剖心析胆的意思、剖心析胆的详细解释
剖心析胆的解释
犹剖心析肝。形容掬诚相示。 宋 司马光 《辞修起居注第三状》:“且臣前后所陈,剖心析胆,莫非恳到,而朝廷弃置其言,曾不之省,是不以情实待臣也。”
词语分解
- 剖心的解释 比喻以真诚待人详细解释.破胸取心,古代的一种酷刑。其事起于 商纣王 怒 比干 之谏,遂剖其心,见《书·泰誓》。《庄子·盗跖》:“ 子胥 沉江, 比干 剖心。”《后汉书·李云传》:“今日杀 云 ,臣恐
- 胆的解释 胆 (膽) ǎ 人或某些动物体内器官之一,在肝脏右叶的下部:胆囊。苦胆。胆固醇。肝胆相照(指对人忠诚,以真心相见)。 不怕凶暴和危险的精神、勇气:胆量。胆气。壮胆。胆魄。胆大妄为(唅 )。 装在器物内
网络扩展解释
“剖心析胆”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pōu xīn xī dǎn,其核心含义是形容人真诚坦率、毫无保留地表达内心想法或分析问题。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 该成语字面指“剖开心脏、分解肝胆”,比喻以极端坦诚的态度剖析内心或分析事物。它强调毫无保留地展现真诚,常用于描述人在交流或解决问题时直率、恳切的态度。
2.使用场景
- 真诚沟通:如向上级谏言、与友人交心等场景,表示言辞恳切、不藏私心(例:宋·司马光曾用此词表达自己进谏时的恳切态度)。
- 分析问题:指深入剖析问题本质,常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
3.出处与结构
- 出处:最早见于宋代司马光《辞修起居第三状》,原文为“剖心析胆,莫非恳到”,表达其谏言的真诚。
- 结构:联合式成语,含中性色彩,属古代汉语用法,现代使用较少。
4.近义词与辨析
- 近义词:剖心析肝(含义相近,均强调坦诚相待)。
- 辨析:与“开诚布公”类似,但“剖心析胆”更具形象性,且多用于书面语境。
5.延伸说明
- 部分解释(如)提到“勇敢无畏”的引申义,实为结合具体语境的扩展,核心仍围绕“真诚剖析”展开。需注意实际使用时需结合上下文判断侧重点。
该成语适用于强调坦率沟通或深入分析的场景,需注意其书面化、古典化的语体色彩。
网络扩展解释二
剖心析胆
剖心析胆是一个成语,形容一个人说话或行事非常坦诚、勇气十足,毫不畏惧。剖心指的是内心真实、毫无掩饰;析胆则是指毫不畏惧地展示自己的勇气。
部首和笔画
剖心析胆的汉字组成部分包括:“心”、“胆”。其中,“心”是指的“心脏”,属于“心”的偏旁部首,拼音“xin”,笔画数为4;“胆”是指的“胆囊”,属于“肉”的偏旁部首,拼音“dan”,笔画数为9。
来源
剖心析胆最早出自《韩非子》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讲述一只鹿看见了一只兔子正在田地里游荡,便问兔子犯不犯害怕。兔子诚实地说自己非常害怕。鹿以为兔子在说谎,因为瞧这兔子那样快乐的样子根本看不出它有什么可怕的事情。兔子便开口告诉鹿说,自己天生就是个怕害怕的动物,平时从来不会害怕。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勇敢面对困难和恐惧。
繁体
剖心析胆的繁体字为「剖心析膽」。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剖心析胆」这个成语的写法为「剖心苴胆」。
例句
他在团队中剖心析胆地讲了自己的想法,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组词
勇往直前、诚心诚意、毅然决然、无畏无惧。
近义词
直言不讳、大胆坦诚、执言立见。
反义词
诡辩投机、遮遮掩掩、含糊其辞。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