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诙谑的意思、诙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诙谑的解释

戏谑,开玩笑。 宋 司马光 《春日书寄东郡诸同舍》诗:“清言妙諭间詼謔,笑语往返何喧譁。” 清 葆光子 《物妖志·木·柳》:“ 希侃 美丰姿,尚詼謔。” 梁启超 《<将来百论>序》:“时復涉笔琐末,间以詼謔。”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诙谑(huī xuè)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形容言语或行为风趣幽默、轻松戏谑的风格。以下从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指用机智、俏皮的语言进行调侃或开玩笑,带有轻松幽默的意味,不包含恶意或讽刺。

例:“他说话诙谑风趣,常引得众人发笑。”(《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二、词义构成分析

  1. 诙(huī)

    本义为“谈话”,引申为言语风趣、引人发笑。《说文解字》注:“诙,啁也”,即戏言之意。

  2. 谑(xuè)

    指玩笑、戏弄。《尔雅·释诂》释为“戏谑”,强调轻松逗趣的互动。

    二字结合,突出“以幽默方式表达戏谑”的核心语义。


三、词性与用法


四、经典用例

  1. 古代文献

    《汉书·东方朔传》:“朔虽诙笑,然时观察颜色。”——以诙谑之言讽谏时事。

  2. 现代语境

    多用于形容相声、喜剧等艺术形式(例:诙谑段子、诙谑小品)。


五、近义词与反义词


权威参考文献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2.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
  3.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00年。

网络扩展解释

“诙谑”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huī xuè,其核心含义为以诙谐的方式戏谑或开玩笑。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词义

2.词义分解

3.引证与用法

4.使用场景

5.近义词与辨析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证或历史用法,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文学作品。

别人正在浏览...

雹葖保证人贬价变醨养瘠辩义避人耳目博闻不死树采茶歌惭愤槎头缩颈鯿斥上挡头阵盗鬻打头炮德碑登科电阻箱东京湾洞穴翻苏分爱丰规风景区共犯瑰意奇行果尔河滨艰勤颊上三毫玠珪继母沮毁拘绁肯板烂污老帐敛色论切马轲螺满额闷恹恹纳顾内酝蜺妖篇述千金不换齐酒神奸巨蠧实战事主硕惠四察宿雨图穷外带窝头骛利无为之治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