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掊敛的意思、掊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掊敛的解释

聚敛;搜刮。《旧唐书·王播传》:“ 播 至 淮南 ……设法掊敛,比屋嗟怨。”《旧五代史·晋书·李金全传》:“ 天成 中,授 涇州 节度使,在镇数年,以掊敛为务。” 宋 苏轼 《辩试馆职策问札子》之二:“掊敛民财,十室九空。”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广西先后守将优劣》:“﹝ 柳安远 ﹞未尝有心於掊敛,待之如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掊敛(póu liǎn)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搜刮、聚敛财物,通常带有强制性和剥削性,常见于描述官府或统治者对民众的横征暴敛。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字义拆解与构词分析:

    • 掊 (póu):本义指用手扒土或聚拢,引申为搜刮、聚敛。《说文解字》释为“杷也”,即耙子,取其聚拢之意。
    • 敛 (liǎn):本义为收集、聚集,特指征收赋税或财物。
    • 掊敛:二字连用构成同义复合词,强调通过强制性手段聚集(财物),力度更强,贬义色彩浓厚。
  2. 核心释义:

    • 搜刮聚敛(财物):指利用权力或暴力手段强行收集、夺取他人或公众的财物。
    • 特指横征暴敛:常用于描述官府、官吏或统治者过度征收赋税、苛捐杂税,盘剥百姓的行为。
  3. 用法与语境:

    • 该词多用于历史文献中,批判统治者的暴政或贪官污吏的恶行。
    • 常与表示被剥削对象(如“民财”、“民膏”)或表示行为残酷(如“苛”、“酷”)的词语搭配使用。
    • 示例:
      • “掊敛民财,以实私橐。”(搜刮百姓钱财,来充实自己的私囊。)
      • “在位者掊敛无度,民不堪命。”(当权者聚敛财物没有限度,百姓无法承受。)
  4. 近义词辨析:

    • 聚敛:中性或略带贬义,泛指聚集财物,不一定强调强制性或剥削性。
    • 搜刮:贬义,强调像刮东西一样强行夺取,与“掊敛”意思非常接近,但“掊敛”更具书面语和古语色彩。
    • 横征暴敛:成语,直接描述强征捐税,残酷搜刮,是“掊敛”行为的具体化和强化表达。
  5. 权威辞书释义参考:

    • 《汉语大词典》:对“掊敛”的释义为“聚敛;搜刮”。该词典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汉语语文词典,由数百位专家历时十余年编纂完成,具有极高的学术权威性。其释义准确概括了该词的核心含义。
    • 《辞源》(修订本):作为一部专门收录古汉语词汇的大型辞书,《辞源》对“掊敛”的释义同样指向“聚敛,搜刮”,并常引用古代文献例证。它是研究古汉语词汇和历史文化的权威工具书。

“掊敛”是一个具有强烈贬义色彩的古汉语动词,专指利用权势强行搜刮、聚敛(通常是他人的)财物,尤其指官府或统治者对民众的横征暴敛。其含义重在强调行为的强制性和剥削性。

网络扩展解释

“掊敛”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póu liǎn,其核心含义为聚敛财物、搜刮民财,通常带有贬义色彩,多指通过不正当手段强行征收或剥削。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词义


二、用法与语境

  1. 负面指向:多用于批判苛政、贪官污吏等行为。例如:

    • 《旧唐书·王播传》提到:“设法掊敛,比屋嗟怨”,形容王播在淮南任上残酷搜刮,导致民怨沸腾。
    • 苏轼《辩试馆职策问札子》中批评:“掊敛民财,十室九空”,强调剥削导致百姓贫困()。
  2. 近义词:可替换为“聚敛”“盘剥”“横征暴敛”等。


三、同词异形


四、现代适用性

该词属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较少,但在历史文献解读或批判性语境中仍可见,需注意其贬义属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用法,可查阅《旧唐书》《宋史》等史料(来源参考、2、3)。

别人正在浏览...

鞍鞯班散暴敛横征徧该辩人彼唱此和冰梨曹社颤袅荡漭德齿丁亥诋突断袖分桃顿然风障缚住感叹痼瘵拫治画黼虎视眈眈贱表监场简旨夹钟浄淡警勑狂击宽叡炼蜜柳色黄卤菜论平露养名酒弥天盖地摸金校尉黏膜霓裳羽衣舞俳儛潜遁幽抑缺席三君骚人体珊瑚在网善觉渗沥申屠守丞守古四会思烟台宿物天人之分贴实违拒无至先意承指效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