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贫协的意思、贫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贫协的解释

贫下中农协会的简称。 沉仁康 《杏花雨·春风叩响了门环》:“贫协组长 润伯 常常侧耳听着,常常起身去开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贫协是汉语中“贫下中农协会”的简称,指中国特定历史时期建立的群众性政治组织。以下为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与全称

    “贫协”全称为“贫下中农协会”,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在中国农村成立的群众组织,代表贫农和下中农的利益。其核心职能是协助推进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及阶级斗争政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 历史背景与职能

    该组织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主要任务包括:

    • 发动农民参与土地改革,重新分配地主阶级的土地资源;
    • 监督农村基层政权,维护贫下中农的权益;
    • 推动农业集体化运动(如人民公社化),巩固农村社会主义制度。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贫协一度成为农村基层权力的实际执行机构。

  3. 性质与当代意义

    贫协本质上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动员工具,随着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其职能逐渐淡化并最终解散。如今,“贫协”一词主要用于历史文献或对特定时期的描述,现代汉语中已无实际组织对应。

来源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

“贫协”是“贫下中农协会”的简称,指中国特定历史时期成立的群众组织,主要存在于20世纪60至70年代。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定义与背景
    贫协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和阶级斗争背景下,为团结农村中的贫农和下中农而设立的政治组织。其英文译名为“Poor and Lower-Middle Peasants' Association”。

  2. 历史作用
    成立于1962年,与工会同属国家重要社团组织,核心目的是通过阶级斗争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强化贫下中农对地主、富农的监督和改造。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贫协曾与工宣队、军宣队共同行使管理权,参与农村基层治理。

  3. 组织特点

    • 成员为农村中经济地位较低的农民,代表阶级利益参与政治活动。
    • 权力范围涉及生产管理、资源分配及意识形态教育,如网页提到的“贫协组长润伯”负责日常事务协调。
  4. 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结构变化,贫协作为阶级斗争的产物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于20世纪80年代自动解散。

如需了解更多历史细节或具体案例,可参考来源、2、8的完整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

编贝不过意采茨长男筹策出参触景伤情醇朴瓷甖答腊鼓调防定门二不棱登耳学番货匪祸肤廓擀杖荷珠歡谑骄心吉卜赛谨防荆门久立机务峻谷开选困蹶廉访使力能扛鼎灵玑卖客麻醉匿心俏眼倾杯青霄白日琴瑟不调权度却退曲木几羣望蚺蛇胆荣荐肉里钱睿奬世风诗格説理陶泥陶穴天下士痛悔五斗米师鹜行五云乡翔凤小业希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