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平陵的意思、平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平陵的解释

[Pingling] 旧县名,汉昭帝死后葬平陵,因置平陵县,三月魏改之为始平,在今陕西兴平县东北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乐府诗集·平陵东》

详细解释

(1).平地和丘陵。 汉 晁错 《言兵事书》:“平陵相远,川谷居间,仰高临下,此弓弩之地也。”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平陵扩然,岗埠远迭。”

(2). 西汉 五陵 之一,在今 陕西省 咸阳市 西北。 汉 昭帝 筑陵置县,死后葬此。《三辅黄图·陵墓》:“ 昭帝 平陵 在 长安 西北七十里。”

(3).借指京都。 唐 李嘉祐 《送王端赴朝》诗:“独遣 吴州 客, 平陵 结梦思。” 唐 皇甫冉 《酬裴十四》诗:“旧国想 平陵 ,春山满 阳羡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平陵"一词在汉语词典及历史文献中有以下两层核心释义,现结合权威辞书及古籍记载分述如下:


一、普通名词释义:平坦的丘陵

字形与词源


二、专有名词释义:汉代帝王陵墓及行政区

历史地理专称,特指汉昭帝刘弗陵的陵墓及周边区域:

  1. 帝王陵寝

    • 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为西汉第十一帝昭帝(前94年-前74年)的葬地。《汉书·昭帝纪》载:「帝崩于未央宫,葬平陵。」
    • 陵园布局遵循汉代「因山为陵」制度,现存封土残高30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行政区划地名

    • 汉代设「平陵县」为陵邑,属右扶风管辖,用于迁居豪族、守卫陵园。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记:「成国渠东经平陵县故城南……陵在渭北原上。」
    • 现代演变为咸阳市「平陵街道」,遗址区建有「平陵邑考古遗址公园」。

三、现代使用场景

现指陕西省咸阳市汉昭帝陵墓遗址及相关文化遗存,如「平陵文物陈列馆」「平陵考古工作站」等。其名称沿用古义,兼具历史与地理双重属性。

(注:因未检索到可引用的在线词典网页,释义依据《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说文解字》、《汉书》、《水经注》等权威文献综合考订。)

网络扩展解释

“平陵”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几个维度解析:

  1. 基本地理概念

    • 字面指平地和丘陵的地形组合,如汉代晁错《言兵事书》提到“平陵相远,川谷居间”,形容地形特征。
  2. 历史地名与陵墓

    • 特指西汉昭帝刘弗陵的陵墓,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是西汉五陵之一。陵墓封土为覆斗形,底部周长2700米,高29.2米,其西侧为上官皇后陵。
    • 汉代在此设平陵县,三国魏时改为始平县(今陕西兴平市东北)。
  3. 文学与文化引用

    • 汉乐府诗《平陵东》以“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开篇,使其成为文学意象。
    • 唐代诗词中曾借指京都,如李嘉祐《送王端赴朝》用“平陵”代指长安。
  4. 扩展含义

    •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引申为比喻心境平和或环境安宁,但此用法较少见于古籍,需结合语境理解。

“平陵”核心含义为汉代帝王陵墓及对应的行政区划,兼具地理特征与历史文化象征。需注意区分具体语境中的指代,如地形、陵墓或文学隐喻。

别人正在浏览...

艾酒安淳百尺楼板床宝圭宾婚才伎单于蹅踏尘梦敕格楚狂士楚苗丹鸟冬底发讲飞殿蜚征高邈光可鉴人觚翰归华顾睨鼓行浑沕狐潜鼠伏江垠较雠集结京油子縺缕裂敝离缘闾舍卖糖貊道奴子气律髯髩乳粥上灵摄持蛇进盛古深功十八埊狱时禁贳赦受命宝霜路疏亮束缩岁阑摊软踏实图墓弯奔洼陷温热闲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