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檀那的意思、檀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檀那的解释

(1).梵语音译。施主。《剪灯馀话·武平灵怪灵》:“檀那一去寺久荒,清宵赋咏来诸郎。” 清 黄遵宪 《樱花歌》:“繖张胡蝶衣哆囉,此呼奥姑彼檀那。” 钱仲联 注:“《翻译名义集》:‘檀那者,《要览》曰:梵语陀那鉢底, 唐 言施主,今称檀那,讹陀为檀,去鉢底留那也。’《日本国志·学术志》注:‘称男子为檀那,则用梵语也。’”

(2).梵语音译。布施。 唐 颜真卿 《抚州宝应寺翻经台记》:“檀那衣鉢,悉力经纶,不日復之,周邦仰仁。”《翻译名义集·辨六度法》:“《法界次第》云: 秦 言布施,若内有信心,外有福田,有财物,三事和合,心中捨法,能破慳贪,是为檀那。”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檀那”是梵语“dāna”的音译词,在佛教及汉语文化中有多重含义,以下从词源、基本释义、佛教内涵及文化延伸进行分点解析:

一、词源与基本含义

  1. 梵语音译
    “檀那”源自梵语“dāna”,本义为“布施”,即施舍财物或善行。其音译在汉语中逐渐固定为“檀那”,并衍生出相关宗教和文化含义。

  2. 双重核心含义

    • 施主:指向僧侣或寺庙布施财物的人。例如《剪灯馀话》中“檀那一去寺久荒”即指施主。
    • 布施:广义指施舍行为,包括财物、无畏(安抚恐惧)、法(传授佛法)三种形式。

二、佛教中的深层内涵

根据《中观四百论》等经典,佛教赋予“檀那”更丰富的修行意义:

  1. 与六波罗蜜多的关联
    三种布施分别对应六度修行:

    • 财布施:对应“布施波罗蜜多”。
    • 无畏布施:涵盖“戒律”与“安忍”波罗蜜多。
    • 法布施:包含“静虑”与“般若”波罗蜜多。
    • 精进波罗蜜多则贯穿所有布施行为。
  2. 修行动机
    檀那的实践与“死无常”观结合,促使修行者通过布施舍弃对财物的执著,积累来世福报,最终导向解脱。

三、文化延伸用法

  1. 地域化称谓
    在日本文化中,“檀那”被引申为对男子的称呼(类似“先生”),这一用法源于梵语词的本土化演变。

  2. 文学比喻
    汉语中偶以“檀那”比喻善举或慷慨行为,如“檀那输一诚,强风不灭南陀灯”(形容坚定善行)。

四、参考资料

以上内容综合自佛教经典释义、权威词典(如《翻译名义集》)及佛教协会解读。若需进一步了解佛教六度或布施类型,可查阅《中观四百论》及相关佛学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檀那的意思

《檀那》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对佛教信仰的人或事物的尊称。

檀那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檀那》由木字旁的植部和又字旁的又部组成。它一共有15个笔画。

檀那的来源

《檀那》一词源自梵语的“dana”,在佛教中意为施舍、布施。*********常将金钱、食物或物品慷慨地给予他人,以此修行追求善良。因此,《檀那》也表示信徒对佛教的奉献与奉行。

檀那的繁体字

檀那的繁体字是「檀那」。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檀那也有一些变体。例如,可以将木字旁的植部写作「林」,又字旁的又部写作「又」。不过,现代汉字写法通常沿用「檀那」的标准字形。

檀那的例句

1. 他一直致力于佛学研究,是一位虔诚的檀那。

2. 她每个月都会定期给慈善机构捐款,展现了她的檀那精神。

檀那的组词

1. 檀那义工:指在佛教界从事志愿服务的人。

2. 慷慨檀那:指慷慨施舍的行为。

檀那的近义词

1. 布施:指施舍、捐赠物品或金钱。

2. 施舍:指将物品或金钱赠给他人。

檀那的反义词

爱财:指对财富过于执着、贪婪的心态。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