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 美 重量制度。用于金、银等贵重金属(区别于常衡、药衡)。
金衡是汉语中一个专用于贵金属(如金、银、铂)和宝石计量的重量单位体系。其名称源于历史上主要用于衡量黄金等贵金属的特性。以下从词典释义角度详细说明:
金衡(jīn héng)指专门用于衡量金银等贵金属及宝石的特定重量制度。其核心特征是与普通物品的常衡(Avoirdupois)及药品的药衡(Apothecaries')体系相区分,单位名称相同但实际重量不同。例如:
1金衡磅 ≈ 373.24克
1常衡磅 ≈ 453.59克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金衡体系以"格令"(Grain)为最小单位,核心单位包括:
(来源:《计量学大辞典》,中国计量出版社)
该制度起源于英国1527年《金银衡制法案》(Troy Weights Act),名称"Troy"可能源自法国贸易重镇特鲁瓦(Troyes)。现代主要用于:
(来源:《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对比项 | 金衡体系 | 常衡体系 |
---|---|---|
1磅含盎司 | 12盎司 | 16盎司 |
1盎司重量 | 31.103克 | 28.349克 |
典型用途 | 金银、宝石 | 日常商品 |
例证:
"这块金锭标注重量为1盎司,实际需按金衡制计算为31.1克,而非常衡的28.3克。"
(来源:《汉英综合大辞典》,外研社)
根据国际度量衡局(BIPM)规定,金衡单位已统一转换为公制: $$
1 text{金衡盎司} = 31.1034768 text{克}
$$
我国《计量法》明确要求贵金属交易必须使用公克或千克标注,但国际惯例仍并行使用"盎司"(来源:国家标准GB 3100-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
“金衡”是英美国家用于衡量金银等贵金属及宝石的专用重量制度,区别于日常物品的“常衡”和药品的“药衡”。以下是详细解释:
如需更完整的单位换算表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权威词典(如汉典)或国际贸易标准文件。
暗线捕拿猜意常平法骋教诚忠充气疵点从违从意打赤脚打交道地籍多音节词放射性同位素梵亚林风媒花分毫不差纷杂根萌个人主义海涯邯郸重步黑蚁怀道迷邦话口黄稑米箭壶建交骄兵教导队警察金翟纠罚卷叶虫巨年口达六贼露情盲风澁雨配量泉贝诎信惹火濡润善没善人义士杀省沈朴水陆道场死忌松梁缩衄铁靴政策同心同德微言大谊卧治先花后果显章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