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束湿。喻驭下苛酷急切。 清 杭世骏 《质疑·诸史》:“暴虐之政,不减束急;侵陵之罪,不敌兼并。”参见“ 束溼 ”。
“束急”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束急”意为“犹束湿”,比喻管理下属时采用苛酷急切的手段。该词源自清代杭世骏《质疑·诸史》中的例句:“暴虐之政,不减束急;侵陵之罪,不敌兼并”,通过对比强调严苛统治的危害性。
二、单字解析
三、使用特点
提示:该词属古语词汇,日常交流中建议使用“严苛”“急切”等现代常用表达替代。
《束急》是一个成语,意为控制自己的焦虑和急躁情绪,保持冷静和镇定。
《束急》的部首是丨(竖)和心(心字底部),总计4笔。
《束急》最早出现在明代徐渭的《天演义例·负荆》一文中。在繁体中,《束急》的写法为「縮急」。
在古代,「束急」这个词的写法有一些变化。例如在《康熙字典》中,它的写法为「縮急」,其中心字的下方没有心字底部的横线。
1. 在紧张的考试中,我要学会束急,保持冷静。
2. 面对突发情况,我们应该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以束急心情应对。
1. 束缚:限制、禁锢。
2. 急躁:性情急燥、容易发怒。
3. 冷静:不冲动,保持沉着。
1. 保持冷静
2. 克制情绪
3. 安定心情
1. 放纵情绪
2. 失控
3. 焦躁不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