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末僚的意思、末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末僚的解释

低级僚属。常用作谦词。 南朝 梁 鲍至 《奉和往虎窟山寺》:“復兹承乏者,颁名厠末僚。” 北齐 朱瑒 《与徐陵请王琳首书》:“ 瑒 早簉末僚,预参下席。降 薛公 之吐握,荷 魏公 之知遇。”《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老兄之强项风骨,着实可敬!现在官场中哪里还有第二个人!祇可惜屈於末僚。”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末僚”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谦称自己的职位卑微或身份低微。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其含义及用法:

一、基本词义

“末僚”指低级官员或下属官吏,常作为自谦之词使用。该词由“末”(末尾、次要)和“僚”(官吏)组合而成,字面含义为“地位最低的官吏”。

二、字词分解

三、历史出处与用法

  1. 南北朝时期:南朝梁诗人鲍至在《奉和往虎窟山寺》中写道“颁名厠末僚”,以“末僚”自谦身份低微。
  2. 北齐时期:朱瑒在《与徐陵请王琳首书》中自称“早簉末僚”,表示自己早年仅是低级官吏。
  3. 近代文学: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提到“屈於末僚”,形容官员因职位低微而不得志。

四、语境特点

五、相关延伸

在古汉语中,类似表达还有“微臣”“下官”等,均属于自谦类称谓。需注意,“末僚”更强调官职层级而非个人品德。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上述来源的原始文本。

网络扩展解释二

末僚

末僚是指位于下级、末尾的官员,也可以泛指末尾、次要的职位或职员。该词的拆分部首是木和人,笔画数为10。

末僚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作为官吏系统的一部分。在古代官吏系统中,朝廷的官员按照等级和职务划分,末僚则是位于末尾的官员,通常职位较低。末僚在政治体制中扮演着次要的角色,属于下层官员。

在繁体字中,末僚的写法为「末僚」,字形相对简单清晰,并没有太大变化。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末僚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但基本形态保持一致。例如,末僚可能被写成「末僚」或「末寮」等。

以下是一些关于末僚的例句:

1. 他在单位里只是个末僚,没什么发言权。

2. 这个职位只是一个末僚的职位,不需要太大责任。

3. 在中国古代,末僚通常是承担一些辅助工作的官员。

末僚的一些组词包括:末位、末梢、末端、属僚等。

末僚的一些近义词包括:下属、下级、次要、辅助等。

末僚的一些反义词包括:首位、首要、重要、高层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