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郊成政的意思、棠郊成政的详细解释
棠郊成政的解释
犹言棠树政。 宋 柳永 《永遇乐》词:“甘雨车行,仁风扇动,雅称安黎庶。棠郊成政,槐府登贤,非久定须归去。”参见“ 棠树政 ”。
词语分解
- 棠的解释 棠 á 〔棠梨〕a.落叶乔木,果实略呈球形。可以用作嫁接各种梨的砧木;b.这种植物的果实,均亦称“杜梨”。 姓。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 成政的解释 成就政绩。语本《论语·子路》:“子曰:‘苟有用我者,朞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朱熹 集注:“有成,治功成也。”《旧唐书·宣宗纪》:“ 贞元 年中,屡下明詔,县令五考,方得改移。近者因循,都不遵守,
网络扩展解释
“棠郊成政”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与古代政治文化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 拼音:táng jiāo chéng zhèng
- 字面含义:字面可理解为“在棠树郊野成就政绩”,实际源自“棠树政”的典故。
- 引申义:喻指官员施行仁政、惠及百姓,后多用于赞美清明的治理或德政。
二、典故与出处
- 历史渊源:
典故出自《诗经》中召公奭(周朝开国功臣)在棠树下处理政务的故事。召公以简朴亲民的方式治理,百姓感念其德,保护棠树以示纪念。
- 文学引用:
宋代词人柳永在《永遇乐》中写道:“棠郊成政,槐府登贤”,将“棠郊成政”与“槐府登贤”并列,强调德政与贤能并重的理想政治状态。
三、用法与语境
- 褒义色彩:多用于称颂官员的惠民政策或清廉治理,如“主政一方,棠郊成政”。
- 近义词:棠树政、甘棠遗爱(均源自同一典故)。
- 注意:需与“政以贿成”(指腐败政治)区分,两者含义截然相反。
四、常见误解
部分资料(如)误将其与“政以贿成”混淆,可能是因字形或拼音相近导致。实际二者语义对立,需结合上下文准确判断。
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毛诗正义》或柳永词作原文(来源:、4、5)。
网络扩展解释二
《棠郊成政》的意思
《棠郊成政》指的是一个成语,意为指政务能够得到妥善处理、国家得到良好治理的情况。
拆分部首和笔画
《棠郊成政》这个成语可以拆分为“木”、“邑”、“彡”、“力”、“攴”五个部首。它的总笔画数为17画。
来源
《棠郊成政》源自《诗经·秦风·卫风·干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棠之木之好,蔚如与余。生甫草之场,此中宜有秋。”这首诗的意思是比喻贤臣被重用,将要治理国家事务。
繁体
《棠郊成政》的繁体字是「棠郊成政」。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棠郊成政」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比如「棠郊成政」有时会写成「棠郊成郑」。不过,这些写法的意思都是相同的,都是指国家得到良好治理的情况。
例句
1. 在新的领导下,这个国家终于实现了棠郊成政,国势日盛。
2. 只有通过良好的治理才能使国家棠郊成政。
组词
组词可以有「政务成熟」「政治稳定」等等。
近义词
近义词有「国泰民安」「安居乐业」等。
反义词
反义词可以有「动荡不安」「社会不稳定」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