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聚合不同者。《庄子·则阳》:“合异以为同,散同以为异。”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或依经以辩理,或错经以合异。”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遁》:“离同则肝胆为 胡 越 ,合异则万殊而一和。”
(2).指 战国 名家 惠施 的“合同异”之说。详“ 合同异 ”、“ 合异离坚 ”。
“合异”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hé yì,其含义可从两个角度解析:
聚合不同事物
指将不同性质或类别的事物融合统一。例如《庄子·则阳》中提到:“合异以为同,散同以为异”,强调从差异中寻求共性。晋代杜预在《春秋经传集解序》中也有类似观点:“或依经以辩理,或错经以合异”,体现通过整合差异来达成统一的思想。
战国名家惠施的哲学主张
惠施提出“合同异”学说,属于名家学派的核心理论之一。该学说探讨事物间的共性与差异关系,主张通过辩证分析“同”与“异”的关联性,消解二者的绝对对立,例如“合异离坚”等命题。
如需更深入的历史背景或哲学分析,可参考《庄子》《抱朴子》等典籍,或查阅名家学派相关研究。
合异(hé yì)是一个词语,表示事物的结合和分离,指合并和分离的意思。
合异这个词可以拆分成两个部首,分别是合和异。其中,“合”字的部首是扌(手),“异”字的部首是刀。合字共8画,异字共7画。
合异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它是从《说文解字》中得来的,是汉字的古体字。“合”字表示两个事物的结合,“异”字表示两个事物的分离。在繁体字中,合异这个词的写法保持一致。
在古代汉字中,合字的写法可能有一些差异。例如,在西汉刘歆的《刘歆字义》中,合字是用两个“人”字拼在一起象征人的结合。而异字的写法也有一些变化,但基本保持了现代的形态。
1. 两个国家的合并是为了实现更好的经济合作。
2. 双方的观点存在明显的异议,导致了分歧的产生。
组词:合作、合并、异议、异化。
近义词:合并、统一、联合。
反义词:分离、分开、独立。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