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肃坐的意思、肃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肃坐的解释

古坐容之一。后指端正地坐着。 汉 贾谊 《新书·容经》:“坐以经立之容,胻不差而足不跌。视平衡曰经坐,微俯视尊者之膝曰共坐,俯首视不出寻常之内曰肃坐,废首低肘曰卑坐。”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若没言须及者,则敛容肃坐,称大门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肃坐”是汉语中具有礼仪性质的坐姿规范,其核心含义为“端正仪态,保持恭敬的坐姿”。该词由“肃”与“坐”二字组合而成,其中“肃”取《说文解字》“持事振敬”之义,强调庄重严肃的态度;“坐”则指古人席地跪坐或垂足而坐的身体姿态。

在具体文化语境中,“肃坐”包含三层内涵:其一指身体姿态的规范,要求腰背挺直、双膝并拢、双手平放,符合《礼记·曲礼》中“坐必安,执尔颜”的仪礼标准;其二强调精神状态的专注,如《世说新语》记载魏晋名士“肃坐终日,未尝倾倚”所体现的持重修养;其三具有等级制度中的礼仪功能,古代臣子面圣、弟子侍师时均需保持此坐姿以示尊敬。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在传统文化研究、礼仪教育等领域仍作为专业术语存在。需要注意的是,“肃坐”与“端坐”“正坐”属近义词组,但语义侧重不同:“端坐”强调姿态平稳,“正坐”特指跪坐姿势,而“肃坐”更突出神态的庄敬。

网络扩展解释

“肃坐”是一个源自古代礼仪的词语,具体含义及背景如下:

一、基本定义

指端正、庄重的坐姿,属于古代礼仪中的一种坐容。要求身体直立,目光平视或微俯,保持严肃仪态。

二、历史文献依据

  1. 汉代典籍
    贾谊《新书·容经》记载:“坐以经立之容,胻不差而足不跌。视平衡曰经坐,微俯视尊者之膝曰共坐,俯首视不出寻常之内曰肃坐。”
    说明“肃坐”是古代礼仪中与“经坐”“共坐”并列的规范坐姿,需低头且视线不超出寻常范围。

  2. 北朝记载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提到:“若没言须及者,则敛容肃坐。”
    表明在正式场合提及已故亲属时,需以肃坐姿态表达敬意。

三、应用场景

四、现代延伸

现代语境中可引申为“保持严肃端正的态度”,常用于强调对场合或人物的尊重。


肃坐不仅是古代礼仪的具体规范,更承载了中华文化中对仪态与尊重的重视。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新书·容经》或《颜氏家训》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稗粝白亮亮八椒图襃弹包公赔情伯功布缕差第朝颜驰禽大顽丢眉弄色豆棚闲话豆牙菜堆栈笃至讹赖防閤放虎自卫方田法防维佛兰德斯美术改过自新感深肺腑骨炭禾粟和吟鸿声黄米头儿回游胡支扯叶即此疾马近垧扣砌鲙鲈来命雷霆之诛两下子僚婿龙涎脉理摩挲石攀高接贵跑山蒲博签贴牵踬秦房侵冒热中人杀戒赏格上供苫宇四库调风望尘奔北武将香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