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东铭的意思、东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东铭的解释

宋 代哲学家 张载 于其学堂东牖所书的铭言。 宋 朱熹 《近思录》卷二:“ 横渠 学堂双牖,右书‘订顽’,左书‘砭愚’。 伊川 曰:‘是起争端’,改‘订顽’曰‘西铭’,‘砭愚’曰‘东铭’。”后因以泛指道学先生的箴言。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徐渊子词》:“ 竹隐 徐渊子 似道 ……初官为户曹。其长方以道学自高,每以轻脱目之。 渊子 积不能堪。适其长丁母忧去官, 渊子 赋《一翦梅》云:‘道学从来不则声,行也‘东铭’,坐也‘西铭’,爷娘死后更伶仃。’”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东铭”是宋代哲学家张载在其学堂东侧窗户上所书的铭言,原名为“砭愚”,后经程颐建议改为“东铭”,与“西铭”(原名“订顽”)并列,成为理学经典文献之一。以下是详细解释:

  1. 来源与背景
    张载(世称横渠先生)在学堂两侧窗户分别题写“订顽”(西牖)和“砭愚”(东牖),后程颐认为这两个名称可能引发争议,遂将其改为“西铭”和“东铭”。这一改动体现了理学对修身养性的重视,避免言辞过激。

  2. 内容与含义

    • “东铭”原为“砭愚”,意为“针砭愚昧”,强调通过自我反省与道德实践克服愚钝。
    • 与“西铭”的“订顽”(纠正顽劣)形成互补,共同阐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的理念,主张内外兼修。
  3. 后世影响
    南宋朱熹将《东铭》《西铭》收入《近思录》,使其成为理学重要文献。后世常以“东铭”泛指道学家的箴言或修身准则。

  4. 现代释义
    现代语境中,“东铭”一词多用于学术讨论,特指张载的这篇铭文,或引申为具有深刻道德训诫意义的文本。

注意:部分词典(如)将“东铭”解释为“纪念某人或事件的东方铭文”,这一用法在历史文献中较为罕见,可能为现代引申或误读。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东铭》词义

《东铭》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东方的铭记”或“东方的铭文”。它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东”和“铭”。

拆分部首和笔画

根据字典,我们可以将《东铭》拆分为两个部首:一是“一”部,代表“一”的部首;二是“金”部,代表“金属”的部首。

《东铭》一共有10个笔画。其中,“东”字单独占据3个笔画,而“铭”字占据7个笔画。

词源来源

《东铭》这个词的来源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一种解释是,它可以指代古代东方的铭记、记载或铭文;另一种解释是,它可以指代具有特殊意义的东方铭文。

繁体字形式

对于繁体字,《东铭》可以写成《東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东铭》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不过,《东铭》在古代的码书中并没有找到确切的记载。这意味着它可能是近代新创造的词语。

例句

1. 那个石碑上刻着一篇古老的东铭。

2. 这本书是关于东铭的研究与探索。

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东方、铭记、铭文

近义词:东方铭文、东方记载

反义词:西铭、南铭、北铭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