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台符的意思、台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台符的解释

《汉书·东方朔传》“愿陈《泰阶六符》” 唐 颜师古 注:“ 孟康 曰:‘泰阶,三台也。每台二星,凡六星。符,六星之符验也。’ 应劭 曰:‘泰阶者,天之三阶也。上阶为天子,中阶为诸侯公卿,下阶为士庶人。’”因以“台符”喻指宰相之职权如中阶,有承上启下之功用。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三:“左右置相,以总吾喉舌之司;东西分臺,以斡我钧衡之任。居中如鼎足之峙,承上若台符之联。”


朝廷的诏书。《北史·元暹传》:“﹝ 暹 ﹞欲规府人及商胡富人财物,诈一臺符,誑诸豪等,云欲加赏。一时屠戮,所有资财生口,悉没自入。”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 嘉祐 八年, 丰城 李君仪 为 袁州 军事推官。明年,被臺符,权知 萍乡县 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台符”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历史词汇,其解释需结合古代文献和星象学说,主要用法如下:

一、核心含义:象征宰相职权

  1. 词源背景
    “台符”源自《汉书·东方朔传》中的“泰阶六符”之说,泰阶指三台六星(每台二星),分别对应天、地、人三阶。其中,中阶象征诸侯公卿,即宰相之位,承担承上启下的职能。

  2. 政治寓意
    在宋代文献如赵与时《宾退录》中,“台符”被用来比喻宰相的权责,如“居中如鼎足之峙,承上若台符之联”,强调其协调君臣、维系朝政的作用。


二、延伸含义:指代朝廷诏书

部分文献中,“台符”也被借指朝廷颁布的诏书或符命。例如《北史·元暹传》记载,元暹曾伪造“台符”骗取财物,此处“台符”即代指官方文书。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中亦有类似用法,但此义项相对少见。


三、总结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书》注疏及宋代政论文集。

网络扩展解释二

台符的意思

台符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台子上的竹制标志”。它通常用来指代在历史上用于记录名字或标识位置的竹制标记。

拆分部首和笔画

《说文解字》中将台符的部首归为“∮”(竹字头),共有3笔。

来源

《台符》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周礼·秋官司马时中》中,其描述了台符的作用和用法。

繁体

繁体字“台符”和简体字写法相同,没有差异。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并非像现在的字形,字形可能因时代、地域等而有所变化。然而,对于台符而言,其字形在古代与现代几乎没有发生任何明显的变化。

例句

1. 在古代宫廷里,台符被用来表示重要官员的位置。

2. 在战争中,台符被用作标记战场上的重要地点。

组词

1. 台符架:指放置台符的支架。

2. 台符位:指放置台符的位置。

近义词

标志牌、标志、标牌

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