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敛手待毙的意思、敛手待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敛手待毙的解释

犹言束手待毙。《廿载繁华梦》第三四回:“ 傅子育 道:‘天下哪有敛手待毙的?’不如合同三家,并约 潘氏 ,各出些款项,报效赎罪,你道何如?”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敛手待毙

释义

“敛手待毙”指收起双手、无所作为地等待死亡,比喻面临危难时消极被动,不采取行动自救,最终导致失败或灭亡。

字义解析

  1. 敛手:
    • “敛”意为收束、约束,“敛手”即缩手不动,引申为停止行动或放弃抵抗。
    • 例:《汉语大词典》释“敛”为“收束;约束”(来源:汉典)。
  2. 待毙:
    • “待”即等待,“毙”指死亡,“待毙”意为等死。
    • 例:《古代汉语词典》注“毙”为“倒下;死亡”(来源:国学大师)。

出处与演变

该成语由“敛手”与“待毙”组合而成,最早见于明清文献,如清代《聊斋志异》:“若不急谋生路,敛手待毙耳。”其语义与“束手待毙”相近,均强调消极应对危机的后果。

例句与用法

权威参考

  1. 《汉语大词典》(第7卷):定义“敛手待毙”为“喻坐以待毙”。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列为四字成语,注音“liǎn shǒu dài bì”。

近义与反义

网络扩展解释

“敛手待毙”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含义

比喻遇到困难时不积极采取解决措施,而是被动等待失败或灭亡。其字面意思为“捆起手来等死”,强调消极应对危机的态度。


出处

源自宋代洪迈的《容斋续笔·靖康时事》:“以堂堂大邦,中外之兵数十万,曾不能北向发一矢、获一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毙。”
(注:部分文献中“束手就毙”与“敛手待毙”为同义表达。)


用法与语法


近义词

“束手待毙”“坐以待毙”等,均表示被动接受不利结局。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容斋续笔》或相关成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僾尼阿毑白突突陛级不踰时草腹菜肠漕转成果翠縠宕落慸葪杜家村敦至耳舱凤絃枌榆甘脃贵妃粉滚球火不登洊迭金偈进奬金苗就时捐项孔宣父敂弦款话揆抚里谚买桂慢藏诲盗谩附慢帐绵糖冥缅密树谦婉切身体会骑缝请发秋尝遒文起息热呼呼热心肠睿赏三五门赏封诗材诗藳受禄踏槐推爱外任毋寱毋喘鲜壮小夥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