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缩栗的意思、缩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缩栗的解释

(1).亦作“ 缩慄 ”。畏缩战栗。 唐 韩愈 《与少室李拾遗书》:“彊梁之兇,销鑠缩栗,迎风而委伏。”《新唐书·李愬传》:“会大雨雪,天晦,凛风偃旗裂肤,马皆缩慄,士抱戈冻死於道十一二。” 宋 陆游 《右朝散大夫陆公墓志铭》:“老吏宿姧,畏慑缩栗,不敢輒动。”《金史·世祖纪》:“凝寒不缩栗,动止不回顾。”

(2).草木萎谢貌。《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季春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肃” 汉 郑玄 注:“肃谓枝叶缩栗。” 孔颖达 疏:“缩栗,言枝叶减缩而急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缩栗(suō lì)是汉语古语词汇,原指因恐惧或寒冷而身体蜷缩、战栗的状态,后引申为畏怯、收敛之意。据《汉语大词典》释义,该词由“缩”(收缩)与“栗”(通“慄”,战栗)复合构成,多用于描述人或动物在极端情绪下的肢体反应。

其经典用例可见《礼记·问丧》:“妇人不宜袒,故发胸、击心、爵踊,殷殷田田,如坏墙然,悲哀痛疾之至也。故曰:‘辟踊哭泣,哀以送之。’送形而往,迎精而反也。其往送也如慕,其反也如疑。求而无所得之也,入门而弗见也,上堂又弗见也,入室又弗见也。亡矣!丧矣!不可复见已矣!故哭泣辟踊,尽哀而止矣。心怅焉、怆焉、惚焉、忾焉,心绝志悲而已矣。祭之宗庙,以鬼飨之,徼幸复反也。成圹而归,不敢入处室,居于倚庐,哀亲之在外也;寝苫枕块,哀亲之在土也。故哭泣无时,服勤三年,思慕之心,孝子之志也,人情之实也。”其中“缩栗”虽未直接出现,但“爵踊”(顿足)与“殷殷田田”(哀痛声)等描述可旁证古人用“缩栗”类词汇表达哀惧交织的身体语言。

现代语境中,该词偶见于文学创作,如钱钟书《围城》中借古语刻画人物畏缩神态,但日常使用频率较低。需注意“缩栗”与近义词“瑟缩”“战栗”的细微差异:前者更强调肢体蜷曲与颤抖的同步状态,后者侧重单一维度的发抖表现。

网络扩展解释

“缩栗”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种主要含义:

1.形容人因恐惧而畏缩战栗

2.形容草木枯萎凋谢

使用场景与补充说明

以上解释综合了古代文献用例和现代词典释义,需注意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文言或特定文学语境。

别人正在浏览...

爱巢百炼铅包工悖逆秉畀炎火磻石布服橙虀澄水舂抭楚阳台楮灾弹唇黨羣大杖地地道道豆豉返哺之恩方山隔肢横向黄蘗悔其少作讲开剪江积瘁诘诎聱牙姬国淃涟举手相庆坤角儿两戒厘弊里弄龙德龙镜脔脔抹布马杜厖儿木板书糱曲骑跨虬文人舞如梦令三珠试办时霖手牌疏从树蔸私下松烟墨苏洵苔菜绨帙同休香积寺鲜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