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琐结的意思、琐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琐结的解释

亦作“璅结”。像锁链一样连结着。《文选·左思<吴都赋>》:“罼罕琐结,罠蹏连纲。” 刘逵 注:“琐结,似琐连结也。” 唐 陆龟蒙 《记锦裾》:“微云璅结,互以相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琐结"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主要用于书面语,其核心含义指细微之事郁积于心,难以排解,形成的心结或愁绪。它强调因琐碎、繁杂的小事累积而产生的心理上的纠结、烦闷或忧虑状态。以下从词典释义与语义演变角度详细解析:


一、单字溯源与合成义

  1. “琐”的本义与引申

    《说文解字》释“琐”为“玉声也”,本指玉器碰撞的细碎声响,后引申为细小、零碎、不重要的事物(如“琐事”“琐碎”)。《汉语大词典》明确其引申义为“细小繁杂”。

  2. “结”的语义核心

    “结”本义为“缔也”(《说文解字》),指编织、打结的动作,引申为心中郁积、难以解开的状态(如“郁结”“心结”)。《现代汉语词典》标注其比喻义为“凝聚、积聚”的情感或问题。

  3. 合成词“琐结”的语义融合

    二字组合后,“琐结”指因琐碎之事长期积聚而形成的心理疙瘩或愁绪,强调小事对情绪的持续性困扰。这一用法多见于古典诗文,现代汉语使用频率较低。


二、权威词典释义与用例

  1. 《汉语大词典》释义

    明确收录“琐结”为“琐碎郁结于心”,例证如清代黄景仁诗:“琐结千忧并,艰难一病担。” 此处“琐结”与“千忧”对应,凸显小事积聚成忧的心理过程。

  2. 古代文献中的典型语境

    • 情感郁积:如明代宋濂文“愁肠琐结,不可断绝”,形容愁绪如细绳缠绕难解。
    • 事务烦扰:清代公文“案牍琐结,吏疲于应对”,指琐碎公务堆积成负担。

      均指向由外及内的累积性心理压力。


三、语义特征与使用场景

  1. 心理性:强调内在情绪状态(如焦虑、烦闷),而非具体事件本身。
  2. 累积性:隐含时间维度,需小事反复堆积方能形成。
  3. 书面性:属文言残留词汇,今多见于文学、历史文本,口语几乎不用。
  4. 消极倾向:多表达负面情绪,如愁闷(“琐结难抒”)、疲惫(“心神琐结”)等。

四、近义词辨析

词汇 核心差异 示例
琐结 强调琐事积聚成心结 琐结于胸,终日不展
郁结 泛指情绪堵塞,不限于琐事 悲愤郁结,久而成疾
纠结 侧重矛盾选择,现代常用 纠结于去留问题
积郁 突出长期压抑,程度较深 积郁成疾,药石难医

五、文化关联与延伸

“琐结”折射中国传统思维中对“小患积大灾”的警惕(如《韩非子》"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其心理机制亦契合现代心理学“日常烦扰”(Daily Hassles)理论——微小压力源持续累积可导致焦虑或抑郁。


参考文献

  1. 许慎. 《说文解字》[M]. 中华书局, 1963.
  2.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Z].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1994.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Z]. 商务印书馆, 2016.
  4. 永瑢等. 《四库全书》集部文集[DB/OL]. 中国基本古籍库.
  5. Lazarus, R.S.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the Coping Process[M]. McGraw-Hill, 1966.

网络扩展解释

“琐结”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存在细微差异,以下为综合解释:

1.基本含义

“琐结”由“琐”(繁杂、细碎)和“结”(连结、缠绕)组成,最初指像锁链一样互相连结的结构,常见于古代文献中对具体事物的描述。例如《文选·左思〈吴都赋〉》中提到“罼罕琐结”,指捕猎工具如锁链般连结。

2.引申与比喻

现代用法中,“琐结”可引申为事物或情感纠缠复杂、难以解开的状态。例如形容思绪纷乱、心情烦闷,或描述生活中的困扰和难题。

3.使用场景

4.其他写法

部分文献中亦作“璅结”(如、7),两者含义相同,属异体字现象。

参考资料

如需查看具体文献出处或例句,可参考汉典及《吴都赋》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白矾楼变把戏宾采宾詹不乾不浄长扬承伏絺绣寸长尺短大辣酥等极二年生乏短封金刊玉风翎刚子旰食之劳和鬨翬矫挥金酒食地狱叩击狼飡虎食老山凉浸浸理茬儿鸾鸣凤奏猕猴池命称凝和俳佪毗蓝婆破家子且使齐敏祛痰冉冉悠悠髯须参军日食万钱鲨翅赏脸姗侮稍漆神皋牲币设筵逝魄首长霜甲属昔邃冲挺举团拜蝄蜽万能胶宛转蛾眉味赏诬饰梧叶题诗献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