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 代诗人 宋之问 与 杜审言 的并称。 唐 韦蟾 《岳麓道林寺》诗:“ 沉 裴 笔力鬭雄壮, 宋 杜 词源两风雅。”
“宋杜”是唐代诗人宋之问与杜审言的并称,主要用于文学领域指代这两位诗人的共同成就或关联性。以下是详细解释:
宋之问(约656—712年)
杜审言(约645—708年)
若需进一步了解两人作品或文学史地位,可参考《全唐诗》或唐代文学研究资料。
《宋杜》是一个成语,由“宋”和“杜”两个字组成。它的拆分部首分别是“宀”和“木”,总共有8个笔画。希望我的回答能满足您的需求。
《宋杜》一词源自于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两位杰出的诗人:宋之问和杜牧。宋之问(822年-863年),字子问,唐朝末年的文学家和诗人。他擅长写抒情诗和山水诗,作品多以写意和豪放见称。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是唐朝中期杰出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作风格婉约清新,多写爱情、山水等题材。
在繁体中文中,《宋杜》可以写作「宋杜」,保留了原词的字形和含义不变。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宋之问的名字可以写作「宋之問」,杜牧的名字可以写作「杜牧」。古时候的汉字书写有一些变化与规律,但整体上与现代汉字并没有太大区别。
这里是一个使用《宋杜》的例句: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融合了宋之问的豪放与杜牧的婉约。
由于《宋杜》是两个人名组成的成语,它本身并没有可以组成其他成语的成分。所以在这方面无法提供相关的组词。
由于《宋杜》是专指宋之问和杜牧这两位诗人,它没有近义词。
由于《宋杜》是专指宋之问和杜牧这两位诗人,它没有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