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春兰的意思、春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春兰的解释

植物名。兰科,多年生草本,叶丛生。春季开花者称春兰。 晋 潘岳 《杨仲武诔》:“春兰擢茎,方茂其华。” 北齐 刘昼 《新论·殊好》:“春兰秋蕙,亦众鼻之所芳也。” 唐 周墀 《贺王仆射放榜》诗:“虽欣月桂居先折,更羡春兰最后荣。”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春兰”一词具有植物学和文化寓意双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植物学特征

  1. 基本属性
    春兰(学名:Cymbidium goeringii)是兰科兰属的多年生地生植物,别称草兰、山兰、朵兰等。其假鳞茎较小,呈卵球形,叶片4-7枚,带形,边缘有细锯齿,花葶直立,通常单花或偶有2朵,花期1-3月。

  2. 形态与分布
    植株高约20-40厘米,花多为绿色或淡褐黄色,具紫褐色脉纹,香气清幽,被誉为“天下第一香”。主要分布于中国浙江、江苏、福建等地,生长于海拔300-2200米的多石山坡或林缘。

二、文化寓意

  1. 品德象征
    成语“春兰”以春天盛开的兰花比喻品德高尚之人,因其高雅、纯洁的特质,常被用来赞誉君子的清正品格。

  2. 文学与艺术
    春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高洁、忠贞,是诗词、画作的常见题材。如“兰之猗猗,扬扬其香”等诗句,均借春兰表达对美好品质的追求。

三、品种与栽培

春兰传统瓣型分为梅、荷、水仙、素、奇五类,近代扩展出色花、线艺、奇叶等品种,以江浙名品最具代表性。其栽培历史悠久,是国兰的主要代表种,兼具观赏与文化价值。


若需了解具体诗词引用或品种分类细节,可参考来源网页的完整内容。

网络扩展解释二

《春兰》一词来源于汉语,常用于形容春天开放的美丽兰花。其拆分部首为“千”和“目”,总计有七画。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可以使用繁体字“春蘭”来表示《春兰》。这个繁体字的部首和笔画与简体字相同。 以下是一些使用《春兰》这个词的例句: 1. 春兰如此娇艳,仿佛春天的使者。 2. 在那片春兰盛开的土地上,我发现了人间的美丽。 一些相关的组词包括: 1. 春兰秋菊:形容春秋两季盛开的美丽花卉。 2. 春花秋实:比喻事物经历一段时间后才能达到成熟或完善的阶段。 《春兰》的近义词可能包括: 1. 春花:与《春兰》相似地形容春天盛开的花卉。 2. 春风:描绘春天的暖风。 《春兰》的反义词可能包括: 1. 秋菊:形容秋天盛开的花卉。 希望这能回答您的问题!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