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簠簋不修的意思、簠簋不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簠簋不修的解释

见“ 簠簋不饰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簠簋不修"是汉语中源自古代礼制的成语,字面指祭祀时盛放黍稷的青铜器簠(fǔ)与簋(guǐ)未加整饬。《汉语大词典》解释其引申义为"居官不忠不廉",多用于形容官吏贪污受贿、败坏纲纪的行为。该典故出自《汉书·贾谊传》,贾谊上疏批评秦汉吏治时提到"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谓不廉,曰'簠簋不饰'",后世逐渐演变为"簠簋不修"的固定用法。

在具体语境中,该成语常与"帷薄不修"并列使用,前者指官员经济腐败,后者指私生活不检点。如清代赵翼《廿二史札记》记载明代官员考核标准时,就将"簠簋不饬"列为贪墨官吏的典型罪状。现代汉语中,该词仍保留书面语的庄重色彩,多用于历史文献或政论文章,例如《中国廉政史话》在分析汉代监察制度时,就引此成语说明当时对官员的经济监督标准。

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2. 班固《汉书·贾谊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3. 赵翼《廿二史札记》(凤凰出版社,2008)
  4. 李雪华《中国廉政史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网络扩展解释

“簠簋不修”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需结合权威来源综合分析:

一、基本含义

二、出处与典故

三、用法与结构

四、注意事项

  1. 避免混淆:
    该成语与“不修边幅”(形容外表邋遢)无直接关联,需根据上下文区分。
  2. 现代适用性:
    因语境变迁,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见于历史文献或学术讨论。

建议在理解时优先参考唐代文献及权威词典释义,避免望文生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半路夫妻陛卫驳尧不入眼柴火钱黨員弹棊地志逗引额楼翻转费资拊节肤浅高拱戈矢光杆儿骨朵儿汗出沾背汗流浃背黑蛟横通横征暴赋踝拐胡簋冱寒回声焄膻狡乱交聘经籍迥彻匡咏苦荬嬾版离懈陆标蜜食默仙跑旱船球音竘然省陌石表试効霜皮属玉观特性跳疆铜城铁壁屠绝袜材外禅温润我自无苦侮易携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