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肆赦。 唐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三辟咸肆宥,众生均覆燾。”
“肆宥”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可从字面解析和语境应用两方面综合理解:
古代用法
唐代柳宗元在《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中写道:“三辟咸肆宥,众生均覆焘。”此处“肆宥”指“肆赦”,即大范围赦免或宽恕罪责,带有法律层面的宽容含义。
现代引申义
现代多用于贬义语境,表示对错误行为过度纵容或妥协,缺乏必要的约束。例如批评某人因过度宽容而放任不良现象。
“肆宥”一词古今含义有所差异:古代侧重“赦免”,现代更强调“放纵”。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指向。若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柳宗元诗文注解。
肆宥(sì yòu)是一个汉字词语,含义丰富多样。
肆宥这个汉字由“月”和“子”两个部首组合而成。它总共有16个笔画。
“肆宥”一词来源于《尚书·周书·宥国》一篇,在古代经书中被用来表示宽恕、饶恕。宥意为宽慰、宽容,肆指放任、纵容之意。
肆宥在繁体中写作「肆宥」。
古代汉字写法中,肆宥的字形与现代写法相似,没有太大差别。
1. 她对他的不忠表示肆宥,选择原谅了他。
2. 在这次************中,法官给予肆宥,认为被告没有故意犯罪。
1. 宥恕(yòu shù):宽恕、饶恕。
2. 宽宥(kuān yòu):宽大心胸、宽容对待。
1. 原谅(yuán liàng):宽恕、饶恕。
2. 宽恕(kuān shù):宽大、宽容、宥容。
责罚(zé fá):惩罚、处罚,相对于肆宥表示追究责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