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敷佑的意思、敷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敷佑的解释

见“ 敷佑 ”。


亦作“ 敷祐 ”。谓敷布德泽以佑助百姓。《书·金縢》:“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 孔 传:“汝元孙受命于天庭为天子,布其德教,以佑助四方。”一说,犹遍有。 周秉钧 易解:“敷,徧也。佑,读为有……此言 武王 新见命于上帝,徧有四方。” 晋 傅玄 《晋四厢乐歌·上寿酒歌》:“敷佑四方,如日之升。自天降祚,元吉有徵。” 宋 司马光 《交趾献奇兽赋》:“於是三光澄清,万灵敷佑,风雨时若,百穀丰茂。”《金史·乐志下》:“敷祐亿年,邦家之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敷佑,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广布庇佑、普遍护助,多用于描述上天或神明对下民的恩泽与保护,带有庄严、神圣的语境色彩。以下从词典角度详细解析:


一、字义分解与构词解析

    • 本义为“布施、散布”,《说文解字》释:“(敷),施也。”引申为广泛覆盖、普遍施予。
    • 例:《尚书·舜典》"敷奏以言",孔传:“敷,陈也。”

      来源:《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影印本。

    • 本义为“辅助、庇护”,《说文解字》:"佑,助也。" 特指神明或天道的庇佑。
    • 例:《周易·大有》"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敷佑为同义复合词,强调自上而下、广泛而宏大的护持力量,多见于先秦典籍。


二、经典文献用例与释义

  1. 《尚书·金縢》

    "敷佑四方,用能定尔子孙于下地。"

    • 释义:指周武王承天命广施庇佑,安定四方疆土,福泽子孙。

      来源:中华书局《尚书正义》点校本。

  2. 《诗经·周颂·昊天有成命》郑玄笺

    "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

    • 郑玄注:"敷佑四方,广施德教。"

      来源:《毛诗传笺》中华书局,2015年。

  3. 《汉书·郊祀志》

    "天敷佑下民,诞受多方。"

    • 颜师古注:"敷,布也;佑,助也。言天布佑助下民。"

      来源:《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三、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敷佑:fū yòu

    释义:普遍庇佑。多指上天或神明降福。

    例证:《宋史·乐志》"神其敷佑,福我穰穰。"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年。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敷佑:广布福佑。

    注:属书面雅语,具庄重色彩,今罕用。

    来源:2003年版,第398页。


四、语义演变与同源词


参考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13年。
  2.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年。
  3.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3年。
  4. 《尚书正义》,中华书局,2012年。
  5. 《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2007年。

网络扩展解释

“敷佑”是一个古典汉语词汇,主要见于《尚书》等古代文献,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核心含义
    指统治者通过施行德政来护佑百姓,常被解释为“敷布德泽以佑助百姓”。例如《尚书·金縢》载:“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孔安国注解为周武王受天命后广施德教以辅助天下。

  2. 词形变体
    亦写作“敷祐”,如晋代傅玄在乐歌中提及“敷佑四方,如日之升”,宋代司马光也使用该词形容君王德政。

二、学术观点差异

三、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君主或圣贤通过施行仁政来保护百姓,具有鲜明的政治和伦理色彩,现代使用较少,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学术讨论中。

四、补充说明

该词在《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中均有收录,但需注意其语境多与天命、德政相关,不宜用于现代日常表达。

别人正在浏览...

爱不忍释闇暝按蚊版税蓖麻蚕璧砌成平诚祈迟命疮害大神帝羓二丁发光漆燔黍擘豚附势革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合龙门何乃回辔家生孩儿颊涡急巴巴极尽金泓侃侃訚訚猎渭隆姬漏网论笃曼陀面北眉南珉阶木框牛毛怒谴陪笑脸偏疾骑军圻埒驱迮如操左券赏美善困实则受制水晶棺陶篱颓弛土浄脱险托谕弯躬为底娓娓动听稳丽无骹尊先辈巷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