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登贤书的意思、登贤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登贤书的解释

科举时代称乡试中式为登贤书。 明 袁宏道 《寿李母曹太夫人八十序》:“ 献夫 高才,早有文誉,而其登贤书也,乃在强仕之后。”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吴京丞》:“ 钱塘 吴西谷 京丞 清鹏 ,於 嘉庆 丙子登贤书。”《花月痕》第五一回:“余死友 东越 韦公 莹 ,字 痴珠 ,弱冠登贤书。”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登贤书”是科举制度中的专有名词,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1. 基本定义
    指科举时代通过乡试考试并中式的行为。乡试是明清时期每三年在各省举行的省级考试,考中者称为“举人”,即“登贤书”的实质意义。

  2. 词源考据
    “贤书”一词最早源于《周礼·地官·乡大夫》中“献贤能之书于王”的记载,本指举荐贤能的名单,后演变为科举考试中式的名榜。明代袁宏道在《寿李母曹太夫人八十序》中曾用此词描述举人身份,如“献夫高才……登贤书也,乃在强仕之后”。

  3. 历史用例
    清代文献中频繁出现该词,例如陆以湉《冷庐杂识》记载嘉庆年间吴清鹏“登贤书”,《花月痕》第五十一回也提到“弱冠登贤书”的表述,均印证其作为举人身份的代称。

  4. 延伸说明
    乡试中式者虽未直接获得官职,但已具备参加会试的资格,社会地位显著提升,因此“登贤书”在古代文人语境中具有重要象征意义。

提示:以上内容综合了汉典、古籍文献等权威来源(),若需了解具体古籍原文,可参考《周礼》《冷庐杂识》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段落1: 《登贤书》的意思

《登贤书》是指向身份崇高、品德高尚的人颁发的书信或证明文件。它是一种表彰和赞赏的方式,用于向有杰出成就或出色表现的人致敬。

段落2: 拆分部首和笔画

《登贤书》的拆分部首是“石”和“文”,其中“石”为上部部首,而“文”则为下部部首。

根据《康熙字典》,《登贤书》一词共有12个笔画。

段落3: 背景和来源

《登贤书》这个词源自古代,起初是指朝廷授予贤士的官职文书。后来,它的意义扩展,发展成为一种表彰仪式,用于向杰出人士颁发表彰证书。

段落4: 繁体字写法

《登贤书》的繁体字写法是《登賢書》。

段落5: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登贤书》的汉字写法与现代写法有所不同。具体的写法请查阅古代文字专家的资料。

段落6: 例句

1. 他因其出色的工作, 获颁《登贤书》。

2. 在仪式中,他充满喜悦地接过了《登贤书》。

段落7: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 贤士、贤人、贤才、贤能

近义词: 表彰状、表扬信

反义词: 失勉状、责罚文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