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私债的意思、私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私债的解释

亦作“ 私责 ”。私人所欠的债。 汉 桓宽 《盐铁论·取下》:“高枕谈卧,无叫号者,不知忧私责。” 唐 皮日休 《橡媪叹》诗:“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 宋 范成大 《秋日田园杂兴》诗之五:“牋诉天公休掠剩,半偿私债半输官。”《明律·户律·违禁取利》:“其负欠私债违约不还者,五贯以上违三月笞一十。每月加一等。罪止笞。”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私债指个人之间发生的借贷关系,即非通过金融机构或官方渠道,而是私人之间基于约定产生的债务。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要点:

  1. 个人借贷性质

    私债是自然人或非金融机构主体之间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区别于国家发行的公债(国债)或企业债务。债权的形成通常基于口头协议或民间借据,如《汉语大词典》定义为“私人所欠的债务”,强调债务主体的非官方性。

  2. 法律属性与约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私债属于民事合同关系(如借款合同),需遵守自愿、公平、诚信原则。若约定利息,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民间借贷利率上限(如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的4倍),否则超出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3. 历史与社会文化背景

    传统社会中私债常与高利贷(“子钱”)关联,如《史记》记载汉代无盐氏放贷获利的故事。明清小说(如《红楼梦》)亦多见私人借贷情节,反映其作为民间经济互助与剥削手段的双重性。

  4. 与公债的区分

    私债的债务人为个人或民间组织,而公债的债务主体为国家或地方政府,如《法学大辞典》明确将“私人债务”与“公共债务”列为对立概念。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0卷页。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二章“借款合同”,中国法制出版社,2020年。
  3. 北大法律信息网: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解读(2020修订)[http://www.pkulaw.cn]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2016年,页1234。

本文释义综合权威辞书、现行法律及学术文献,核心定义引自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认证词条。

网络扩展解释

私债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私债指私人部门(自然人、法人)之间形成的借贷债务,未通过正式法律程序,通常基于信任关系建立。例如个人向亲友借款,或企业发行债券融资等场景。


二、核心特点

  1. 非官方性
    债务关系不涉及政府机构,属于民间自发行为,缺乏法律强制保障,追讨难度较高。
  2. 风险性
    依赖信用基础,易因违约引发经济纠纷。
  3. 灵活性
    利率、期限等条件可由双方协商,受市场影响较大(如企业债券利率由市场决定)。

三、与公债的区别

维度 私债 公债
债务人 自然人、法人 政府机构
法律约束 依赖民间协议 受国家法律规范
利率决定 市场或双方协商 政府主导
典型案例 民间借贷、企业债券 国债、地方债

(依据整理)


四、历史与文化背景

私债概念自古存在,如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橡媪叹》中描述农民“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反映古代私债与赋税的双重压力。宋代范成大诗句“半偿私债半输官”进一步印证其历史普遍性。


五、注意事项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私债案例,可参考《盐铁论》《明律》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便溺碧野蟾兔车辐驰笺赤嵌楼喘嘘崔卢错解涤涤跌跤顶帽丢盔弃甲东京梦华录独卧風豪风切负急棺材座子管照过道害相思恨悒花旗胡闹甲户近郡酒胡芦瞌睡虫列席凌物民役陌上歌磨子排气配拨佩鱼飘风苦雨皮目情场侵辱亲劄瑞炉石沉大海是件食芹世套市易法水次水马税息庶兽嗣宗太丘道广听真晚唐体仙槎咸秦衔哂新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