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列席的意思、列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列席的解释

[attend a meeting as a nonvoting delegate] 作为旁观者出席,有发言权,但没有表决权

详细解释

(1).依次而坐。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或列席而赋诗,或班觴而宴语。” 唐 王勃 《圣泉宴》诗:“披襟乘石磴,列席俯春泉。” 明 陈恭尹 《宿宝积寺》诗:“列席就清阴,开襟面凉风。”

(2).指参加会议而无表决权。 郭沫若 《洪波曲》第五章五:“设计*********本来是在编制外的,故只能列席。” 柔石 《一个伟大的印象》:“在这次的代表会议里,有我们底十六岁的年青的勇敢的少年列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列席在汉语中指参加会议或活动时,不具备正式表决权或发言权,仅以旁听或观察的身份在场。该词由“列”和“席”构成:“列”意为排列、置身其中,“席”指座位或席位,组合后引申为“置身于席位中但非正式成员”。

一、核心释义

  1. 非正式参与会议

    指参与会议时无投票权、提案权或决策权,仅能旁听讨论内容。常见于非成员受邀参会、顾问指导、监督审查等场景。例如:“专家列席董事会提供建议,但不参与表决。”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2. 身份与权限界定

    与“出席”明确区分:“出席”代表正式成员身份并享有完整权利,“列席”则强调参与形式受限。如政协会议中,非委员人士可列席听取报告,但无权提交议案。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二、使用场景与规范

三、近义词辨析

四、权威文献佐证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明确标注:“列席者无表决权,其意见仅供参考。”此定义广泛应用于司法、行政文书,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第二十四条对列席人员的权限界定。


注:以上释义综合权威汉语工具书及法律文本,语义阐释符合现代汉语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列席”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详细解析:

一、基本定义

  1. 现代用法(主要含义)
    指参加会议时有发言权但无表决权,通常作为旁听者或非正式成员参与。
    例句:

    • 法制委员会审议时,可邀请提案人列席会议,发表意见。
    • 副市长等列席了市政府的决策会议。
      词性:动词,结构为动宾式(列|席),如“列席会议”。
  2. 古代用法
    原意为“依次而坐”,常见于古诗词中。例如:

    • 唐代王勃《圣泉宴》:“披襟乘石磴,列席俯春泉”。
    • 南朝沈约《郊居赋》:“或列席而赋诗”。

二、使用场景

三、相关对比

四、注意事项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用法或具体例句,可查阅唐代诗词或《郊居赋》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安阳李百尺堰霸留保膘剥啄变压逼脇不差似部从诚请弛解淳意悼怵翻黄倒皁飞碁凤舞鸾歌拊搏敢不广青国租海素还忆后台老板会风鲛丝饥敝井旟寄治考程顆粒肥料口米冷肠廉能敛手灵凫蠡浦妙竹闽中木料挠屈秦海秋月阙口肉丝三形杀哀少相摄知竦杰算人隋衅所向无前叹伤途径王涂芜俚乌戏香篘相应枭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