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缓刑,赦免。《书·舜典》:“眚灾肆赦,怙终贼刑。” 孔 传:“眚,过;灾,害;肆,缓;贼,杀也。过而有害,当缓赦之。” 南朝 陈 徐陵 《陈高祖敕州郡玺书》:“若有 萑蒲 之盗或犯戎商,山谷之酋擅彊幽险,皆从肆赦,咸使知闻。”《旧唐书·宪宗纪上》:“癸巳,以册储,肆赦繫囚,死罪降从流,流以下递降一等。”《金史·哀宗纪上》:“庚子,御端门肆赦,改元 开兴 。”《明史·杨瑄传》:“ 瑄 鹏 行半道,适 承天门 灾,肆赦放还。”
“肆赦”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但核心与赦免、宽恕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赦免与缓刑
指对因过失或灾害导致犯罪的人予以宽恕,或对已判刑者减轻处罚。这一含义源自《尚书·舜典》的“眚灾肆赦,怙终贼刑”(因过失或灾害犯罪可赦免,故意犯罪则严惩)。例如南朝陈徐陵的《陈高祖敕州郡玺书》提到对盗贼“皆从肆赦”,即赦免特定罪行。
贬义用法
在部分语境中,“肆赦”带有贬义,指对错误行为过度纵容、不追究责任,如“放任错误不予惩罚”。
该词多用于历史文献或学术讨论,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赦免或纵容)。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尚书》等古籍原文。
肆赦(sì shè)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肆的部首为月,笔画数为4;赦的部首为赤,笔画数为15。
肆赦是从古代汉字演变而来,在古时候的写法为肆赦。肆赦的意思是宽恕、赦免。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肆的旧字形为“㕣”,赦的旧字形为“赥”。这些古代的字形形象生动,与现代汉字相比更有一种独特的韵味。
1. 他被肆赦了,没有受到严厉的惩罚。
2. 主席宣布肆赦所有参与过抵抗运动的人。
肆赦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成新的词汇,例如:
1. 赦免(shè miǎn):宽恕、宽大处理。
2. 肆虐(sì nüè):纵情地横行、毫无限制地破坏。
3. 赦令(shè lìng):发布宽大处理的命令。
肆赦的近义词有:宽恕、宽大、原谅。
肆赦的反义词有:惩罚、严厉、制裁。
安澜百闻不如一见扒开奔命徧儛璧圭冰冸濒海捕告参伍惩纠出笔达顺迭句迪吉饵蠒奉先汾晋感纫革运鼓吹喧阗鼓箫海底地貌红馥馥鸿鸿弘阔黄沱悔惧互名剂钢僦柜括籍狼牙须老莱妻梅洗密径民产明细命运扭殴呕唲堡坞清楚射父身服麝幐设用识文谈字时协蔌蔌唐突讨帐挑刺涕霣退坡王恭氅亡军先河后海限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