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肆赦的意思、肆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肆赦的解释

犹缓刑,赦免。《书·舜典》:“眚灾肆赦,怙终贼刑。” 孔 传:“眚,过;灾,害;肆,缓;贼,杀也。过而有害,当缓赦之。” 南朝 陈 徐陵 《陈高祖敕州郡玺书》:“若有 萑蒲 之盗或犯戎商,山谷之酋擅彊幽险,皆从肆赦,咸使知闻。”《旧唐书·宪宗纪上》:“癸巳,以册储,肆赦繫囚,死罪降从流,流以下递降一等。”《金史·哀宗纪上》:“庚子,御端门肆赦,改元 开兴 。”《明史·杨瑄传》:“ 瑄 鹏 行半道,适 承天门 灾,肆赦放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肆赦是古代汉语中表示"赦免罪人"的特定司法术语。该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眚灾肆赦"的记载,其核心含义包含两个层面:

一、字源构成角度 "肆"字本义为陈列,引申为宽纵之意,《说文解字》释为"极陈也";"赦"字从攵(攴)从赤,表示以赤诚之心宽恕罪过。二字组合形成"因宽纵而免除刑罚"的特定司法概念。

二、历史用法特征

  1. 特指大范围赦免:多用于新君即位、改元等重要时刻,《宋史·刑法志》记载"国有大庆,则肆赦天下";
  2. 包含条件限制:区别于普通赦免,常与"降罪"并称,如《资治通鉴》"大辟以下皆赦之,唯十恶不原";
  3. 礼法结合产物:既体现"慎刑"思想,又维护司法权威,《唐律疏议》特别规定"赦前断罪不当者,依律改正"。

该词现代多作为历史术语使用,在《汉语大词典》中被准确定义为"宽赦罪人"。其演变过程折射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恩威并施"的治理智慧。

网络扩展解释

“肆赦”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但核心与赦免、宽恕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赦免与缓刑
    指对因过失或灾害导致犯罪的人予以宽恕,或对已判刑者减轻处罚。这一含义源自《尚书·舜典》的“眚灾肆赦,怙终贼刑”(因过失或灾害犯罪可赦免,故意犯罪则严惩)。例如南朝陈徐陵的《陈高祖敕州郡玺书》提到对盗贼“皆从肆赦”,即赦免特定罪行。

  2. 贬义用法
    在部分语境中,“肆赦”带有贬义,指对错误行为过度纵容、不追究责任,如“放任错误不予惩罚”。

二、词源与结构

三、历史用例

四、现代应用

该词多用于历史文献或学术讨论,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赦免或纵容)。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尚书》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暗室白蜃云贬辱辨说变数器冰瓶参牟子城闬春明雌儿村妇打谩评跋诞率登名靛缸东猜西揣冈坡光觌瓜子金规方柜台毂交蹄劘鸿律甲産劫持禁体举驳矩范嵁巗叩打雷纹犂眉騧灵蔡棂星门闾墓满腔子瞀视哦呵沤浮泡影篇目乞抽扢叉怯沮奇希讫已鹊醆任真自得圣问势要衰减涚水祀场松原素荣天真烂熳通阶桐雷童身外方内圆五噫歌谢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