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互名的意思、互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互名的解释

犹互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尚书》,经之史也;《春秋》,史之经也;《中庸》、 孟氏 ,子也,而其理经,故陟而经也;《道德》《冲虚》,经也,而其理子,故降而子也。三者皆可以互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互名是汉语词汇学中的特殊现象,指两个词语或概念互为名称,彼此在不同语境中可相互替代指代。这一术语常见于古代训诂学和文献研究中,体现了汉语词义关系的复杂性与互动性。

核心内涵

  1. 双向指代性

    互名强调词语间的双向对称关系,如《说文解字》中“老”与“考”互为训释,即“老,考也”“考,老也”。此类现象多见于同源词或近义词,反映古人通过互释明晰词义的方法。

  2. 语境依赖性

    互名的成立需依赖特定语境。例如《尔雅·释宫》中“宫谓之室,室谓之宫”,二者在泛指房屋时可互换,但具体含义仍随语境变化。

学术价值

互名研究对训诂学、古籍校勘具有重要意义。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指出,互名现象揭示了早期汉语词义的共生性,为探求词源提供线索。现代学者王力在《同源字典》中亦通过互名分析,论证了同源词的分化规律。

现代应用

当代辞书编纂常借鉴互名原则。如《汉语大词典》在释义词项中标注互名关系,帮助读者理解词义关联性。此外,古籍数字化工程通过标注互名词汇,提升文本检索与分析的准确性。

参考来源:《说文解字》《尔雅》《说文解字注》《同源字典》《汉语大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

“互名”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是其详细解释及背景信息:

1. 基本含义
指事物或概念之间因属性交叉而产生的相互称呼、互相替代关系。例如,某些经典著作因兼具多重性质,可在不同分类体系中互换名称。

2. 文献例证
明代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举例:“《尚书》兼具经史属性可称‘经之史’,《春秋》可称‘史之经’;《中庸》《孟子》因哲理深刻被归为经书,《道德经》《冲虚经》因思想体系独立又被归为子书。这三类典籍皆可互名。”

3. 使用特点

4. 延伸理解
该词也隐含着对事物多重属性的认知,反映出中国古代学术分类的灵活性。例如《道德经》被同时视作哲学经典(子部)和宗教典籍(经部)的双重身份。

提示:如需查阅原始文献例证,可参考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的完整段落。

别人正在浏览...

安停棓酸暴鼓残荼涔淫产业政策齿印船舱吹紫鹾馆带口道谢福缘干掌哥罗芳光压鬼眼含眸汉氏侯门如海黄屋盖花鹰火景将巨挤壑济世爱民羁影开板克厘米肯可恐惑空悄愧惜窥摇利金丽霄论事文莽式鞔鼓美地梅花石脑揪内和破体字青红皁白穷源竟委毬势屈蹇神领意造食茱萸束藴谇骂岁阳粟秩阗拥跳舞迢越唯唯乌烟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