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限资的意思、限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限资的解释

亦作“ 限訾 ”。谓具备一定的财产,方得为吏。《汉书·景帝纪》“今訾算十以上乃得宦”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古者疾吏之贪,衣食足知荣辱,限訾十算乃得为吏。” 清 茂苑惜秋生 《<官场现形记>叙》:“限资之例,始於 汉 代,定以十算,乃得为吏。开捐纳之先路,导输助之滥觴,所谓衣食足而知荣辱者,直是欺人之谈。”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限资”是由“限”和“资”组成的复合词,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根据现代汉语词典释义,“限”指约束、规定范围(如“限制”“限额”),“资”可指资金、资源或资格(如“资本”“资质”)。因此,“限资”在通用语境中可解释为“对资金、资源或资格的限制”,常见于经济、法律等领域。例如,在商业合作中可能存在“限资条款”,即规定参与方的资金投入范围;在政策文件中可能指“限制特定资源的使用资格”。

由于该词未收录于《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建议使用者根据具体行业规范或上下文进一步确认其专业定义。例如金融领域可能特指“限制资本流动”,而项目管理中或指“资源配额管控”。若需学术引用,可参考《经济学术语标准汇编》(国家发展改革出版社,2020年)中关于资本管制的相关论述。

网络扩展解释

“限资”是一个汉语词汇,在不同历史时期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主要解释:

一、古代官吏选拔的财产资格限制

  1. 基本含义:指汉代及后世对官吏候选人设定的财产门槛,即必须拥有一定资产才能担任官职。例如《汉书·景帝纪》记载“今訾算十以上乃得宦”,即要求家产达到“十算”(约十万钱)才可入仕。
  2. 背景与争议:该制度原意为防止官吏贪污(认为“衣食足而知荣辱”),但实际限制了寒门入仕,被批评为“开捐纳之先路”,成为变相卖官鬻爵的依据。

二、现代引申义:资源限制

  1. 引申用法:现代语境中可指对资金或资源使用的限制,例如企业因资金短缺需合理分配资源,或政策对某些领域投入设限。
  2. 应用场景:多用于商业、经济领域,如“有限资金攻克技术难题”“流通受限资产折价率”等表述。

补充说明

建议在阅读古籍或讨论历史制度时采用第一种解释,现代文本中则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具体指向。

别人正在浏览...

飙焚币器怖慑不谐蟾桂痴计酬价赐缓麤澁盗夥貂却发酸分关高聚物公司破产钩视闺声贵治河间妇何幸红新月会昏逆火灭烟消佳节狡好吉黄急客矜迈谨讷句号踞住驹子阔宕矻睁睁柳绒眉须门籥蜜果名家幕吏排比剖解繦杖奇股卿长劬古惹事招非生鄙剩欲社鼠城狐释手苏州市韬縢玩误问策午日三公仙长向心絃桐斜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