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海底地貌的意思、海底地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海底地貌的解释

海底起伏形态的总称。主要包括大陆架地貌、大陆坡地貌、大洋底地貌。有浅滩、珊瑚礁、磨蚀台地、海底峡谷、海岭(海底山脉)、海底平顶山、海盆、海沟等多种地貌形态。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海底地貌是海水覆盖下的固体地球表面形态的总称,涵盖了从大陆边缘到大洋底部的多种地形结构。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基本组成

海底地貌由大陆架、大陆坡、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等单元构成,包含海山、海丘、海岭、海沟、深海平原等多种形态。例如,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达11,033米,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二、主要分类

  1. 大陆边缘
    约占海洋总面积的22%,分为两类:

    • 被动型(大西洋型):含大陆架(平缓浅海区)、大陆坡(陡坡带)、大陆隆(沉积物堆积区)。
    • 活动型(太平洋型):以海沟取代大陆隆,常见于太平洋周缘,如海沟-岛弧-边缘盆地系列。
  2. 大洋盆地
    占海洋面积45%,包括海盆(等轴状洼地)、海槽(长条状洼地),水深约4000-5000米。

  3. 大洋中脊
    纵贯大洋中部,绵延8万千米,是海底扩张的中心区域,形成海底山脉和火山活动带。

三、典型特征

四、深度对比

海底最深点为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而陆地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仅8844.43米,凸显海底地貌的极端起伏。

如需更完整的分类或地质动力学机制,可参考搜狗百科和爱问教育的详细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二

海底地貌

海底地貌是指海洋底部的地形特征和形成过程。关于海底地貌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地质演变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海底地貌通常由海底山脉、海沟、海床扇、海底火山和海底盆地等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海底地貌》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氵」和「田」。它的拆分笔画数共计 14 画。

来源和繁体

《海底地貌》这个词的来源是汉字组合而成。这个词没有繁体字形式。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地」的上方常常写为「土」,所以有时「地」在「貌」的上方变成了「坴」的字形。也有一种古代写法是「貌」的左方写入「卜」。

例句

1. 这次海洋科考将着重调查海底地貌和地壳活动。

2.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对海底地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组词

海底地质、海底生物、海底资源、海底地震

近义词

海洋地貌、海床地貌

反义词

陆地地貌、陆地形态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