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私货的意思、私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私货的解释

[smuggled goods] 法律规定不准贩运的货物

详细解释

(1).私人的财物。《礼记·内则》:“子妇无私货,无私畜,无私器。”

(2).违法贩运或来路不明的货物。 宋 曾巩 《秘书少监赠吏部尚书陈公神道碑铭》:“海外国来献,多人徒……天子问公所以纲理之者,公以谓,以国之小大,裁其使员,授官之多少,通其公献,而徵其私货,可以息弊止烦。” 清 刘大櫆 《松江府通判许君传》:“君奉委巡察,而海船之私货,浮于口粮之外者至百餘艘。” 吴组缃 《山洪》三四:“他们做生意的人,头比锥子还尖些,哪个缝子都钻得进,土货贩过去,私货贩进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私货"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多层含义,其核心指未经官方许可、逃避监管的货物或物品,并衍生出更广泛的引申义。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工具书及语言规范的详细解释:


一、基础释义

  1. 走私货物

    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逃避海关监管、偷逃关税非法运输、携带、邮寄入境的货物。这是该词最原始且最常用的含义。

    例:海关查获了一批藏匿在渔船中的私货。

  2. 违规夹带的物品

    泛指通过隐蔽手段携带、运输的违禁品或未申报物品,可能涉及逃避税收、质量监管或版权限制等。

    例:这批进口设备中夹带了未报备的电子元件等私货。


二、引申义与文化内涵

  1. 思想或内容的违规渗透

    在文化传播、意识形态领域,"私货"比喻个人或团体暗中植入的、未经主流认可或具有误导性的观点、价值观。

    例:该科普文章看似中立,实则夹带了宣扬伪科学的私货。

    来源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词汇社会引申义的收录趋势。

  2. 隐蔽的个人意图

    口语中常指言行中暗含的私人目的或不可告人的动机。

    例:他表面提建议,实则塞了推销产品的私货。


三、权威词典释义参考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定义:"通过非法途径运输或销售的货物;泛指暗中携带的违禁品。"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6年出版。

  2. 《辞海》(第7版)

    强调其法律属性:"指逃避海关监管、偷逃关税的走私物品。"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年修订版。

  3.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补充引申义:"比喻暗中散布的不正确观点或不良意图。"

    来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版。


四、使用场景与辨析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夏征农, 陈至立 主编. 《辞海》(第7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0.
  3. 李行健 主编.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网络扩展解释

“私货”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基本含义

  1. 违法或来路不明的货物
    指未经合法途径运输、贩卖的货物,属走私品或逃税商品。例如,警方查获的走私物品或未申报的海外商品。

  2. 个人私有财物
    古代文献中特指私人财产,如《礼记·内则》提到“子妇无私货”,强调家庭中个人财产的界限。


二、引申含义

  1. 粉丝文化中的“夹带私货”
    在饭圈中,指粉丝在讨论其他艺人时,借机宣传自家偶像的作品或成就。例如:“评论区看似祝福,实则夹带私货安利新剧。”

  2. 个人收藏的优质物品
    指私人珍藏的高价值或稀有物品,例如限量版商品、收藏品等。


三、现代应用场景

  1. 闲置物品交易平台
    “私货”也是一款基于朋友社交关系的闲置交易平台,通过熟人网络确保交易信任,解决二手商品质量与真伪问题。

“私货”既可指实体物品(如走私品、个人财物),也可用于抽象场景(如粉丝行为)。使用时需结合具体语境,避免混淆其法律属性(如走私行为涉及违法)。需了解更多可参考汉典、古籍文献或网络文化案例。

别人正在浏览...

鞍桥产科诚谛敕格楚门打躬作揖耽读颠顔对案对玩匪颁斐兰符贶高旷隔限悍战和成黑门黄沙碗皇旨霍霍简尺检俭窘执九黎击虚烂妙罗合卖饼禡旗麻裙梅簪迷迷糊糊末香南面女贞强音孅孅欠欠丢丢轻音乐鳅鳣葺袭上愬身光拾萤琐帏梭叶汤头歌诀腾陵天雠怗息踢气毬忳挚外祟嵬岸慰唁无怪小娘子嚣言西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