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真的意思、的真的详细解释
的真的解释
[true to life] 的确;确实;逼真
经细心化妆,她便成了一个的真的风尘女子
详细解释
确实。《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我前月在 杭州 收了一尊柴窰的 弥勒佛 ,只化得四弔钱,的真是古货。”
词语分解
- 的的解释 的 í 真实,实在:的确。的当(刵 )。的情。的真。的证。 的 ì 箭靶的中心:中(恘 )的。有的放矢。众矢之的。目的(要达到的目标、境地)。 的 用在词或词组后表明形容词性:美丽的。 代替所指的
- 真的解释 真 ē 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与“假”、“伪”相对:真诚。真谛。真挚。真心。逼真。认真。真才实学。真知灼见。 确实,的确:真好。真正。真切。 清楚,显明:看得真。咬字很真。 本性,本原:纯真。天真。 人的
专业解析
一、"的"的详细释义
1. 助词用法
- 定语的标志:用于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所属、性质或状态(例:我的书、红色的花)。
- 构成"的"字短语:代替名词(例:这本书是我的)。
- 强调动作的施事/时间(例:昨天来的客人)。
- 用于陈述句末尾:表示肯定或强调(例:他会来的)。
2. 名词用法(古汉语)
来源: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ISBN 978-7-100-12450-8,第287页。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ISBN 978-7-100-03499-1,第298页。
二、"真"的详细释义
1. 形容词
- 与客观事实相符(例:真相、真实)。
- 明确而清晰(例:真切)。
- 未经人为改动(例:真迹)。
2. 副词
3. 名词
- 本性、本源(例:返璞归真)。
- 楷书别称(例:真草隶篆)。
来源: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1662页。
- 《汉字源流精解字典》,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ISBN 978-7-107-28960-1,第1020页。
三、两字对比与关联
字项 |
词性 |
核心意义 |
典型用例 |
的 |
助词(主要) |
语法标记(所属/修饰) |
我的理想 |
真 |
形容词(主要) |
客观性、纯粹性 |
真实情感 |
关联性:
- "的"侧重语法功能,体现语言结构的逻辑关系;
- "真"侧重语义表达,强调与事实的一致性。
结构图示
"的" ──┬─ 助词:定语标记(的+名词)
├─ 助词:构成名词性短语(的+Ø)
└─ 名词:箭靶(古义)
"真" ──┬─ 形容词:真实、纯粹
├─ 副词:确实
└─ 名词:本性、楷书
以上内容综合权威工具书释义,引用来源可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官网(www.nlc.cn)或出版社官网验证。
网络扩展解释
“的真”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
基本释义与发音
读音为dí zhēn,表示“的确、确实、逼真”。该词常用于强调事物的真实性或准确性,例如:“这幅画的细节处理得极为的真。”
-
文学与经典用例
在清代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作者吴趼人曾用此词描述物品的真实性:“我前月在杭州收了一尊柴窰的弥勒佛……的真是古货。” 此处的“的真”强调对事实的确认。
-
相关词语扩展
- “真”单独使用时,包含“与客观事实相符”“本性”“肖像”等丰富含义(如“真诚”“纯真”“写真”)。
- 英文中可对应“genuine”“true to life”等词,强调真实性与自然感。
-
使用场景与辨析
- 书面语:多见于文学作品或强调严谨性的描述,如“考证结果的真伪需经得的真验证”。
- 网络用语:部分非权威资料提到“的真”被用作调侃(如“这孩子穿得不伦不类,的真搞笑”),此类用法需结合语境谨慎参考。
注意:现代汉语中“的真”使用频率较低,更多以单字“真”或“确实”“逼真”等词替代。建议在正式场合优先选择通用表达,若需引用古籍或特定修辞,可参考权威词典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扳扯榜檠八子犇流边须不解衣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尺寸之柄出言吐气词象促退雕板叮叮猫丁零湩乳斗力法士俘聝感涕鬼蜮技俩好走花緑头黄葛胡非昏惨浆水石揵子饥流轲机良平离拆流品流巵梨元鸾杯论切轮指迈志谟烈捺硬泡泡口香糖披陈蒲葵箑轻渺青袍御史穷鸟触笼秋妇入觐杀断山谣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时雝説咸道淡铜蠡偷巧挽手儿文房四物晤歌弦乐下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