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橐笔的意思、橐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橐笔的解释

亦作“槖笔”。古代书史小吏,手持囊橐,簪笔于头,侍立于帝王大臣左右,以备随时记事,称作持橐簪笔,简称“橐笔”。语本《汉书·赵充国传》:“ 卬 家将军以为 安世 本持橐簪笔事 孝武帝 数十年。”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橐,契囊也。近臣负橐簪笔,从备顾问,或有所纪也。” 元 马祖常 《奏对兴圣殿后》诗:“侍臣橐笔皆鵷凤,御士櫜弓尽虎羆。”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自 淀园 被毁,昔日天潢授简之区, 邹 枚 橐笔之舍,瑶瓦芝楣,鞠为茂草。”后亦以指文士的笔墨耕耘。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 明 以来之文臣不为公侯,必待艰难考试乃得青衿,百人橐笔仅一登科。”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橐笔”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1. 本义
    指古代书史小吏的职责形态。他们手持囊橐(装文书工具的袋子),将笔簪插在头上,侍立于帝王或大臣身侧,随时准备记录事件或文书。这一说法源自《汉书·赵充国传》的记载,张晏注释提到“橐”为契囊,近臣负橐簪笔以备顾问。

  2. 引申义
    后逐渐演变为对文士笔墨生涯的泛称,尤其指代文人通过写作谋生的状态。例如清代康有为在《大同书》中写道:“百人橐笔,仅一登科”,即用此词形容科举考试中众多文人的竞争。

补充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二

橐笔的意思

橐笔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书写工具”。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木字旁“木”和笔划“筆”。在古代汉字中的写法和繁体字中的写法稍有不同。

橐笔的部首和笔画

橐笔的部首是木字旁“木”,它表示与树木有关的意思。橐笔的总笔画数是11画,从“木”部向下延伸的笔画是4画,而从中间部分向上的笔画是7画。

橐笔的来源

橐笔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时候,当时的人们使用橐笔来书写。橐,指的是背橐子的人,橐子则是背在肩膀上用于携带物品的一种工具。后来,人们将携带书写工具进行了简化,称之为橐笔。

橐笔的繁体

橐笔的繁体字是篰筆,它在形状上与简化字略有不同。篰筆中的篰是指竹的一种形态,表现出了古人用竹制作笔杆的特点。

橐笔的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对于橐笔的写法有所不同。其中一种写法是“橐”字上方添加一个“木”部,在“木”的右边加上两个一点表示笔划,并且在“木”的下方加上两个撇表示笔尖。另一种写法是在“橐”字上方的“木”部右边加一个点表示笔划,并且在“木”的下方加上两个横按照笔尖的形状书写。

橐笔的例句

1. 他拿起橐笔,在纸上轻轻地写下了几个字。

2. 橐笔的笔尖非常锋利,书写起来很顺畅。

3. 她喜欢用橐笔写字,觉得比用钢笔更有质感。

橐笔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橐笔盒、橐笔袋、橐笔架、橐笔画、橐笔字。

近义词:毛笔、字画笔。

反义词:铅笔、钢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