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散阙的意思、散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散阙的解释

散失不全。 明 李东阳 《绍兴府学乡射圃记》:“降於后世,国典不立,学校之政不修,故仪文散闕,而其为道漫然莫之究。”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散阙”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两种不同的释义,具体含义需结合发音和语境区分:

一、读作sàn què(侧重文人才情境遇)

  1. 基本含义
    形容文人才情悲凉,无法得到重用或荣耀。源自唐代杜甫《阙题》中的意象,其中“阙”指官署或职位,“散阙”即离开官署、失去官职,隐含怀才不遇的感慨。
  2. 使用场景
    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描述文人的仕途失意或社会价值的失落。例如:“他的诗作中常流露出散阙之叹。”

二、读作sàn quē(侧重事物缺失)

  1. 基本含义
    指散失不全的状态,多用于形容文献、仪典等内容的残缺。例如明代李东阳《绍兴府学乡射圃记》提到“仪文散阙”,即礼仪制度因缺乏维护而缺失。
  2. 延伸用法
    可泛指事物不完整或零散,如古籍版本、历史记载等。

补充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二

《散阙》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散阙》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散居的寺庙”或“空置的宫阙”。通常用于描述古代寺庙或皇宫被废弃或荒废的状态。

拆分部首和笔画

《散阙》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分别是“攴”和“阝”,其中“攴”是指手,表示与动作、工具有关的意义;“阝”是指阜,意味着阻拦、堵住。它总共有14画。

来源

《散阙》在古代汉字出现的早期已经存在,最早的记载可追溯到《汉书·艺文志》。它源于古代人们对废弃或空置宫殿和寺庙的描述。

繁体

《散阙》的繁体字是「散闕」,它保留了原始汉字的形态和意义。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散阙》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在小篆和隶书阶段,字形有些差异,不过整体结构和意义基本保持一致。

例句

1. 那座古寺已经成为了一座废弃的散阙。

2. 这座宫殿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如今变成了一座宏伟的散阙。

组词

组词示例:
散落、散播、散步、散发、散乱、散装、庙阙、废阙、闭阙

近义词

近义词示例:
废墟、废寺、废宫、废弃、废旧

反义词

反义词示例:
宏伟、富丽、庄严、兴盛、繁荣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