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嗣德的意思、嗣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嗣德的解释

继承美德。 唐 韩愈 《答元侍御书》:“足下年尚彊,嗣德有继,将大书特书,屡书不一书而已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嗣德(sì dé)是汉语中的复合词,具有明确的语义结构和历史文化内涵。从构词角度分析,“嗣”指继承、延续,《说文解字》释为“诸侯嗣国也”,引申为接续前代事业;“德”在《尔雅》中解作“得也”,《尚书》强调“德惟善政”,指道德品行与善治能力。

在语义层面,该词包含双重内涵:

  1. 继承德行:特指对先辈道德准则的传承,如《汉书·韦贤传》载“继嗣太宗,昭明德象”
  2. 延续德政:常见于古代政治语境,越南阮朝曾用“嗣德”作为年号(1848-1883),体现君主对德治传统的延续诉求

现代汉语中该词多用于文献研究或历史论述,词性可作动词性短语(如“嗣德修身”)或名词性短语(如“嗣德昭彰”)。其核心价值在于强调道德传承的连续性,与儒家“慎终追远”的思想体系相契合。

网络扩展解释

“嗣德”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多个来源进行综合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文献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唐代韩愈的《答元侍御书》:“足下年尚彊,嗣德有继,将大书特书。” 此处“嗣德”表达对延续美德的期许。

三、特殊历史背景
在越南历史中,“嗣德”(Tự Đức)是阮朝翼宗皇帝的年号(1848-1883年),用于纪年。但此用法为专有名词,与中文原义需区分。

四、用法示例
现代语境中多用于文学或历史描述,如:“嗣德陵的规模在6陵中最大”,或引申指文化传承。

该词兼具语言与历史的双重内涵,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具体指向。中文语境下以“继承美德”为核心,越南史中则为特定年号。

别人正在浏览...

埃氛卑懦崩逝本乡兵灾测力春暄戴纴黨護的博方洁泛祭飞蛾赴烛佛头着粪高饤关头观衆鼓唇国事犯赫连哄闹鸿鶱凤逝候人隳引获者降服精采秀发惊吓括刷六弓隆刑峻法律院茅椒梦月面饼难问旁系亲属培植签呈全周羣寮染尘人热炒热卖三赋三致志商飇施服市井无赖尸居余气事业家手劲儿霜札讼缿陶猗术颓垣败井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险妒相乌消泽西风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