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尸居余气的意思、尸居余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尸居余气的解释

(1) [dying;with only a little breath still left in the body]∶余气:残存的一点气息。像死尸一样躺着,尚存一口气。指人行将死亡

(2) [listless]:以形容人暮气沉沉,碌碌无为

详细解释

同“ 尸居餘气 ”。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彼尸居餘气,不足畏也。”《红楼梦》第六6*四回:“尸居餘气 杨公 幕,岂得羈縻女丈夫。”


形容人即将死亡。亦以谓人暮气沉沉,无所作为。《晋书·宣帝纪》:“ 司马公 尸居餘气,形神已离,不足虑。”亦省作“ 尸居 ”。 宋 王禹偁 《让西京留守表》之一:“顾残年而气若尸居,听成命而魄疑天夺,微躯殞越,举族忧虞。”《太平广记》卷十九引《神仙拾遗》:“ 天纲 目之良久曰:‘五神奔散,尸居旦夕耳。’” 刘泽湘 《过西山辟支生墓》诗:“血食纵然馁 若敖 ,尸居莫厌同 杨素 。”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尸居余气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尸居余气”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汉语成语,其含义与用法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出处与典故

该成语最早见于《晋书·宣帝纪》,记载司马懿评价垂危的曹操政权“尸居余气,形神已离”,比喻政权或人物虽存于世,却已丧失生命力,仅剩躯壳勉强维持。唐代《晋书》的权威记载使其成为文学与历史研究中的经典表述。

二、本义与引申义

从字面分析,“尸居”指如尸体般停滞,“余气”即残余气息,合指人或事物仅存微弱生机。现代汉语中,其引申为两种含义:

  1. 消极状态:形容人暮气沉沉,缺乏活力,例如“他退休后尸居余气,终日无所事事”。
  2. 衰败局势:描述组织、制度濒临崩溃却勉强维系,如“腐朽王朝尸居余气,终被革命推翻”。

三、用法与语境

该成语属书面语,多用于批判性语境。语言学家在《中华成语大辞典》中指出,其修辞效果强调“存在与消亡的矛盾性”,适用于历史评述、社会分析等严肃文体,日常口语中较少使用。

四、权威参考

释义可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著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尸居余气”词条,以及中华书局《晋书》校注本相关章节。

网络扩展解释

尸居余气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解析:

  1. 核心释义 指人躯体虽存,仅剩微弱气息,常用于形容濒临死亡的状态。后引申为比喻人暮气沉沉、庸碌无为。字面可拆解为:“尸”喻指失去生命力的躯体,“余气”表示残存的气息。

  2. 出处与典故 源自《晋书·宣帝纪》中对司马懿的描写:“司马公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矣。” 此句原为李胜试探司马懿身体状况时的评价,后成为典故。

  3. 用法与结构

    • 语法:主谓式结构,作谓语,含贬义。
    • 近义词:行将就木、暮气沉沉。
    • 示例:唐代杜光宪《虬髯客传》中“彼尸居余气,不足畏也”,形容对方衰弱无威胁。
  4. 比喻延伸 除指生理上的濒死状态,更常用于批判精神层面的颓废,如形容官僚或庸人缺乏进取心,如陆游《落职谢表》中自喻“尸居余气”表达失意。

  5. 使用注意 该成语多用于书面语,具有较强批判性,需根据语境判断具体指生理衰弱还是精神萎靡,避免误用。

(综合来源:、2、3、4、5、7、9)

别人正在浏览...

百年孤独杯葛避烦鬭捷闭门却扫笔述笔研参贰撤诉车重春禽催生大虫不吃伏肉当归灙漭笃勤干干凈凈割据称雄沟沟坎坎官炉钱骇鸡骇惧汗雨毫毛不犯黑心狼护佑枷棒重骄妇借秦哜哜嘈嘈极目迥望劲烈尽志厩长侃快口授心传狂达老狯里程碑六将军流尸腼颜事敌木猫年底滂薄平人铍针青藜学士勤重凄如仁柔僧蓝筮史水火之中素带螳臂当辙停灵同进士出身吴服骁将孝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