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刷的意思、括刷的详细解释
括刷的解释
搜括。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一:“ 立 又封诸内藏库,将以奉北兵……又括刷在京金银,命百官分坊陌穷治之。”
词语分解
- 括的解释 括 ò 扎,束:括发(束起头发)。括约肌。 包容:包括。概括。总括。囊括。 括 ā ㄍㄨㄚˉ 榨取,搜求:搜括(亦作“搜刮”)。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 刷的解释 刷 ā 用成束的毛棕等制成的清除或涂抹的用具:刷子。毛刷。板刷。 擦拭,涂抹,清洗:刷牙。刷墙。刷洗。印刷。刷耻(洗雪耻辱)。 剔除,淘汰:刷选(剔除)。刷掉。 刷 à ㄕㄨㄚˋ 〔刷白〕色白而略
专业解析
“括刷”是一个较为生僻的古代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其含义需结合单字释义及古籍用例进行考释:
-
单字释义:
- 括:本义指结扎、捆束(《说文解字》:“絜也”)。引申为包容、包括(如“囊括”),也指搜求、寻求(如“搜括”)。在特定语境下,亦指箭的末端(《释名·释兵》:“括,关也,所以拘弦也”)。
- 刷:本义指清扫、揩拭(《说文解字》:“刮也”)。引申为清除、淘汰(如“刷选”),也指印刷时涂抹墨汁或颜料、涂抹的工具(如“印刷”、“牙刷”)。
-
组合释义:
“括刷”一词在古代文献中主要见于农具或器物名称,指一种兼具聚拢和清除功能的工具。
- 农具义: 特指一种用于聚拢谷物、清除杂质的农具。其作用类似于耙子或扫帚,能将散落的谷物(如麦粒、稻谷)聚拢成堆(“括”),同时利用齿或帚毛清除混入的尘土、碎屑或稃壳(“刷”)。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十一有载:“麦钐、麦绰、麦笼,三物而一事……麦笼、竹编芟底,底平口绰,广可六尺,深可二尺,载以木座,座带四碥,用转而行。芟麦者腰系钩绳牵之,且行且拽,就借使刀向前绰麦,乃覆笼内。笼之胜不过三四亩,乃积于田。其法比之刈获,功多效速。括刷之利,即此器也。”(此例说明“括刷”是形容麦笼等工具的功能:聚拢麦子并清除杂质)。
- 引申义/其他器物: 可能也指具有类似功能的清扫工具,如一种扫帚,既能将垃圾扫拢(括),又能扫净(刷)。此义项较农具义更为罕见,需具体语境判断。
-
古籍用例与权威参考:
- 《农政全书》(明·徐光启):如上文所引,是“括刷”作为农具功能描述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文献依据。该书详细记载了当时的农业技术和工具。来源:可参考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中的《农政全书》影印本或权威点校本(链接示例需具体到可访问的馆藏或电子资源,此处仅提供来源名称)。
- 《说文解字》(汉·许慎):提供了“括”与“刷”单字的本义,是理解复合词的基础。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或“国学大师”等古籍数据库。
- 《集韵》、《正字通》等字书: 可能收录“括”或“刷”的引申义或古义,有助于理解其在复合词中的含义。来源:各类古籍丛书或专业字典辞书。
“括刷”主要是一个古代农具相关词汇,指一种能聚拢谷物并清除杂质的农具(如麦笼等)或其功能。其核心含义在于结合了“聚拢”(括)和“清除”(刷)两个动作。在现代汉语中已基本消亡,仅见于古籍研究或农史文献中。
网络扩展解释
“括刷”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释
括刷(拼音:kuò shuā)意为“搜括”,指通过强制手段征收或掠夺财物。该词主要用于历史文献中,描述官府或当权者对民众财产的强行征敛。
二、出处与用例
- 文献来源:元代刘祁《归潜志》卷十一记载:“立又封诸内藏库,将以奉北兵……又括刷在京金银,命百官分坊陌穷治之。”
- 历史背景:此例描述了金朝官员在战乱时期对京城金银的强制征收行为,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三、读音与结构
- 读音:以《汉语大词典》为准,读作“kuò shuā”(部分词典标注为“guā shuā”,但主流文献采用前者)。
- 构词:由“括”(意为搜求、包括)和“刷”(此处引申为清除、掠夺)组合而成,强调全面、彻底的搜刮。
四、相关词汇
五、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中该词已不常用,多出现在历史研究或古籍解读中。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重编国语辞典》。
别人正在浏览...
谙知半边莲宝蜡舶物不习地土岔路鼂夕车量斗数藂襍眈恤叨啕饿虎饥鹰鳏男过化国家利益合祧厚貎深辞歡扰毁疵计符吉日良辰九冬疽痈亏贼朗润联婚李贽炉先生满任漫洟懋绩瞑截明俊名葩异卉内峻外和溺器牄牄轻帆清虚洞府穷相起嗣秋蟫任诞戎钺石跗市籍石畬誓死不贰适徙孰虑松珠天庙团粒穨鬟颓阤屠门大嚼望后罔既闲汉仙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