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载的意思、束载的详细解释
束载的解释
捆物装车。《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郑穆公 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词语分解
- 束的解释 束 ù 捆住,系:束缚。束装(整理行装)。束发(?)。束之高阁。束手无策。 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束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 聚集成一条的东西:光束。电子束。 控
- 载的解释 载 (載) à 装,用交通工具装:载客。载货。载重。载体。装载。满载而归。 充满:怨声载道。 乃,于是(古文里常用来表示同时做两个动作):载歌载舞。 姓。 笔画数:; 部首:车;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束载”是一个汉语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主要解释:
一、基本含义与出处
-
原意解释
读音为shù zǎi,字面意思是“捆物装车”,指将物品捆绑后装载到车上。这一用法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的记载:“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描述郑国为备战而整理装备的情景。)
-
引申为成语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归类为成语,引申为“容纳或承载的量已达极限”,强调无法再承受更多压力或负担。例如:“资源使用已束载,需优化分配。”
二、使用场景与示例
- 古籍场景:多用于描述战前准备或运输行为,如《左传》中“束载”与“厉兵(磨兵器)”“秣马(喂马)”并列,体现整装待发的状态。
- 现代用法:可比喻系统、资源或心理的承载极限,如“服务器访问量束载,导致崩溃”,或工程术语中表示约束与载荷的组合(如机械模型中的“系统束载”)。
三、近义词与关联词
- 近义词:满载、超载、负重
- 反义词:空虚、闲置、轻装
提示:若需查阅古籍原文或更详细的例句,可参考《左传》或《汉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束载(bù zài)是一个汉字词语,可以拆分为“⺁”和“车”。其中,“⺁”是部首,表示与人有关的事物,“车”是字义,表示载运货物的交通工具。束载的意思是限制或承载。
在甲骨文中,束载的写法是“⺁+⺼+尺”,形状类似于人物抱着一根木杠。汉字进入小篆阶段后,束载的写法变为“⺁+车”,现代汉字书写则简化为“⺁+车”。此外,束载的繁体字写作“⺁+車”。
“束载”的意思来源于古代交通工具的限制与承载能力。当时的马车或人力车,往往有一定的载重限制,车上的货物不能超过一定的重量或数量,以确保行程安全和顺利运输。因此,“束载”逐渐演化为表示限制或承载的意思。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这辆卡车可以束载十吨重的货物。
2. 他言辞凿凿,实在不该被束载于如此狭隘的观念中。
3. 小说中的主角,肩负着束载家族荣誉的重任。
与“束载”相关的组词有:束缚、限制、承载等。这些词在表达上都带有限制或负重的含义。
近义词包括:限定、制约、约束等。这些词语都表示对行为、想法、运动等进行限制或约束。
反义词可为:解放、解除、放权等。这些词语与束载相对,表示解开限制或摆脱束缚。
总结起来,“束载”意味着限制或承载,它的写法经历了演变,源自古代交通工具限制与安全的需要。在现代使用中,可以用来形容物体的负载能力,也可以用来比喻对行为、想法的限制。
别人正在浏览...
拜家庆边城笔路草隶蹭踏禅居缠迫斥讳搭挂独孤顿堡繁暑肥吃肥喝浮石沉木戆陋贡公喜辜恩负义好汉做事好汉当横侈讲功极打接口缉获静摄精莹霁日拒冬俊慧拒战拦击令人喷饭林榔六筦骂阵蔑尔抿子牛角暖座槃都丞鰟鮍槃盂搒决褥草三不宜上方剑事急无君子饰匿事业单位司译撕抓随俗雅化讬戒脱桃婴儿吐翕伟悍苇笥威刑文房四宝屑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