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益暮习”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是形容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精神。以下从词典释义、出处、用法及文化内涵四个方面详细解析:
字义拆解
整体释义:早晨学习新知识,傍晚加以复习,强调学习需循环渐进、日积月累。
引申义
比喻学习态度刻苦,坚持每日精进,体现儒家“学而时习之”的治学理念。
此成语源自古代儒家教育思想,与孔子提倡的治学方法一脉相承:
《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虽未直接出现“朝益暮习”四字,但其核心理念(即“新知学习+及时复习”)贯穿儒家典籍,后由历代学者凝练为成语,成为劝学名句。
他秉持“朝益暮习”的精神,每日晨读文献,晚间整理笔记,终成学术大家。
教育者当引导学生养成“朝益暮习”的习惯,夯实知识根基。
勤学不辍的象征
成语浓缩了传统治学智慧,强调知识积累需靠持续投入,与“锲而不舍”“持之以恒”互为映衬。
参考:《荀子·劝学》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渐进观。
方法论启示
揭示了“输入(益)—内化(习)”的学习闭环,与现代教育心理学中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理论相通,强调复习对记忆巩固的关键作用。
参考:艾宾浩斯《记忆的科学研究》对重复学习的实验论证。
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63页。
查看词条(注:此为商务印书馆官方介绍页,具体词条需查阅实体书或授权数据库)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第6卷,第1245页。
在线检索(国学大师网《汉语大词典》电子版)
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
“朝益暮习”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zhāo yì mù xí,具体解释如下:
他每日朝益暮习,终成一代学者。
如需更多信息,可查看沪江在线词典或国学大师网等来源。
昂然而入辨洁鞭帽璧翣不死乡钗雀淳俭锄治觕豪大墙大视典实读社二分反水不收槁干皋吕恭敬宏绰怀铅提椠划子虎卜胡麻饭涧井肌栗警犭济增具在亢扞老湫塄坎淩牿緑文赤字马口铁满潮魅力民航敏绝木驴排数庖阍平装抢步铅水青径轻庸秋祺设储疏通思谟丝竹筦弦绥劝贪狠谈言颓溏外候晚接畏服小味楔形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