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秃顶,光头。 宋 朱松 《九日送僧归龙山》诗:“枯颅一任君披拂,寄语 龙山 落帽风。” 宋 陆游 《纵笔》诗之二:“摇齿復牢堪决肉,枯颅再茁已胜簪。”
(2).指骷髅。 苏曼殊 《遯迹记》:“不慧諦观,累累白骨,的的枯颅,与月争光而已。”
“枯颅”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秃顶或光头
指头顶无发或头发稀疏的状态。例如宋代诗人朱松在《九日送僧归龙山》中写道:“枯颅一任君披拂,寄语龙山落帽风”,陆游的《纵笔》中也提到“枯颅再茁已胜簪”,均以“枯颅”形容光头或新发初生的状态。
指代骷髅
用于文学作品中形容头骨或骸骨。如近代作家苏曼殊在《遯迹记》中描述:“累累白骨,的的枯颅,与月争光而已”,通过“枯颅”营造出苍凉的画面感。
补充信息
该词多见于古代诗文,现代使用频率较低,需结合语境理解具体含义。
《枯颅》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枯萎的头颅,也可以引申指人死亡后颅骨枯瘦、枯干的状态。
《枯颅》这个词由木(部首)和口、目(构成部分)组成,共计13画。
《枯颅》是汉字的字义,没有固定的来源或繁体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会有一些变化,但是关于《枯颅》的古代写法并没有特定的记载。
1. 在这座废弃的古墓中,我们发现了一颗枯颅。
2. 那位老人头上的枯颅,让人不寒而栗。
枯萎、头颅、枯干、枯瘦、枯败、骷髅
近义词:骷髅、死亡、亡魂、白骨、枯骨
反义词:鲜活、生机、活力、鲜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