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奇异的形状。 汉 班固 《西都赋》:“殊形诡制,每各异观。”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渐臺临池,层曲九成。屹然特立,的尔殊形。”《三国志·蜀志·郤正传》:“ 九方 考精於至贵, 秦牙 沉思於殊形。”
(2).不同的形状。 汉 应劭 《<风俗通>序》:“故言语、歌謳异声,鼓舞、动作殊形。”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二章:“故有山谷、水源之殊形,都邑、村落之异状。”
“殊形”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殊形”指形状特殊或不同寻常,包含两层核心含义:
该词强调物体或人与常态的显著差异,既可形容具体事物的独特外观(如建筑、器物),也可比喻抽象层面的突出特质(如才华、行为)。
源自三国时期典故:谋士杨修因容貌异于常人且才华出众,被称为“殊形”,后逐渐演变为形容独特事物或人物的成语。
可通过汉典或查字典查看更详细古籍用例。
殊形是一个汉字词汇,它指的是形状或外观与众不同、与周围事物区别明显的意思。它常用来描述人或物在外表上的特殊之处。
殊字的部首是歹(dǎi),总共有13个笔画。
殊字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中,是一个比喻性的词汇,用来形容事物的不同。
殊字的繁体形式为「異」。
在古代,殊字的写法可能与现代略有不同,但整体上来说,字形形状相似。
1. 这幅画的色彩和构图与众不同,真是别具一格的殊形。
2. 他穿着一套与众不同的衣服,显得格外殊形。
1. 形殊:形状不同。
2. 状态殊异:状态或情况异常不同。
3. 殊遇:特别的遭遇或待遇。
1. 特殊:具有独特的特点或性质。
2. 异常:与正常情况不同。
常见的反义词有普通、一般、相同等,它们表示与众不同的相反意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