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佛教语。“轮”(梵语Cakra),是 印度 古代战争用的一种武器。 印度 古传说中征服四方的转轮王出生时,空中自然出现此轮宝,预示他将来的无敌力量。轮宝有金银铜铁四种,感得金轮宝者,为金轮王,乃四轮之首,领东南西北四大洲。 唐 王勃 《释迦佛赋》:“盖以玉輦呈瑞,金轮啟图。”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至 宣和 末,又以方士 刘知常 所鍊金轮,颁之天下 神霄宫 ,名曰神霄宝轮。 知常 言其法以水鍊之成金,可镇分野兵饥之灾。” 清 赵翼 《题长椿寺九莲菩萨画像》诗:“诸佛也应投地拜,荣光万丈耀金轮。”
(2).轮形之金刚。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序论》:“四宝合成,在大海中,据金轮上。” 季羡林 等校注:“金轮:又作金刚轮。据《俱舍论》卷一一,世界的最下层为风轮,此风轮依虚空而住。厚十亿由旬,其坚固如金刚;风轮上有水轮,深八亿由旬;水轮上有金轮,厚三亿二万由旬,由轮形之金刚而成,故名金轮。此金轮之上有九山八海,是为地轮。”
(3).佛塔上的相轮。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四大浮图,并光明塔共三十庙宇,环以金轮。”
(4).代指金饰之车舆。 南朝 梁简文帝 《答湘东王书》:“鸣银鼓於寳坊,转金轮於香地。” 唐 广宣 《驾幸圣容院应制》诗:“深殿虔心随寳輦,广庭徐步引金轮。” 前蜀 薛昭蕴 《浣溪沙》词:“记得去年寒食日, 延秋门 外卓金轮。”
(5).喻太阳。 北齐 萧悫 《和崔侍中从驾经山寺》:“云表金轮见,巖端画栱明。” 宋 陈允平 《扫花游·雷峰落照》词:“看倒影金轮,遡光朱户。” 清 姚鼐 《岁除日与子颍登日观观日出作歌》:“地底金轮几及丈,海右天鸡才一唱。”
(6).指 武则天 。据《旧唐书·则天6*皇后纪》, 武则天 于 长寿 二年“秋九月,上加 金轮圣神皇帝 号,大赦天下。”所以后人称 武则天 为 金轮 或 金轮皇帝 。 唐 李商隐 《利州江潭作》诗自注:“感孕 金轮 所。”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十一:“ 嘉陵江 岸 皇泽寺 有其( 武则天 )遗像,乃是一比丘尼。予过之题诗云:‘镜殿春深往事空, 嘉陵 祸水恨难穷。曾闻夺壻 瑶光寺 ,持较 金轮 恐未工。’”
(7).牡丹的一种。 清 钮琇 《觚賸·牡丹述》:“﹝牡丹花名﹞金轮为黄中第一,古之姚黄,恐亦逊此。”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金轮汉语 快速查询。
“金轮”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语境不同有所差异,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转轮王的象征
佛教中“轮”(梵语Cakra)是印度古代武器,象征统治权。传说转轮王出生时空中会出现金轮宝,预示其统治四方的力量。金轮王为四轮之首(金、银、铜、铁),统领四大洲。
宇宙结构中的金轮
在佛教宇宙观中,世界底层由风轮、水轮、金轮构成。金轮位于水轮之上,厚三亿由旬,由金刚构成,承载大地。
佛塔相轮
指佛塔顶部的金属圆盘装饰,象征佛法庄严,如清代文献记载“环以金轮”的佛塔建筑。
代指太阳或车舆
历史人物代称
武则天曾尊号“金轮圣神皇帝”,故“金轮”也代指她。
植物名称
清代文献记载“金轮”为牡丹品种,属黄色系名贵花种。
若需更完整释义,可参考《沪江在线词典》或《搜狗百科》。
金轮是一个汉字词语,具有多层含义。它可以指代佛教的一种法器,也可以指代一种具有金属轮盘形状的物品。此外,金轮也可以引申为形容某人行动出色、成就辉煌的比喻。
金轮的部首是金字旁,具体来说是由“钅”和“卄”组成的。金轮的总笔画数为17,其中部首“钅”占3画,“卄”占14画。
金轮的来源具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金轮来自于佛教,即佛教经典中描述的一种法器,被称为“金刚杵”。另一种说法是源于古代兵器,即战争时期使用的一种车辆武器,外形为轮盘状,可以投射出利刃。
金轮的繁体字为「金輪」。
在古代,金轮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由于缺乏详细的历史记录,我们无法准确知道古时候汉字的写法。目前所流传的金轮,应该是经过了多次演变和标准化的现代汉字。
1. 佛经中提到,金轮是无坚不摧的利器。
2. 他以过人的智慧和勇气,将企业打造成了金轮般辉煌的巨头。
1. 金山:指富含金矿的山脉。
2. 金光:指闪亮的金色光芒。
3. 金银:指金子和银子,在财务或投资领域中常用来指代贵重的财富。
近义词有:金刚杵、金球、金质巨轮。
反义词有:木轮、铁轮、铜轮。
傲骨嶙嶙阿谀奉承拔兵白龟拔尖比室孛篮操制擦子馋獠赐火挡头阵丹墨堤水递钟鄂君被沸泉赋恤钩陈乖戾刮舌子还往褐煤黄腾腾华屋秋墟浑个校对员旌麾迳庭金钱踞伏跨鹤维扬枯菀雷阵雨凉冷灵亮灵肉买鬼麻俐木栰闹玩批驳疲癃残疾期房清休曲泉日毂实坚述赞四禅天司花送亲涂夫拖轮外说微讥五彩戏掀风鼓浪响屧小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