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money]∶由政府法律规定强制使用,可充当交易的媒介、价值的标准、记帐的单位及延期支付的工具
货币地租
(2) [currency]
(3) 作为交易媒介正在流通的东西,包括硬币、政府纸币、银行券
(4) 流通中的纸币
货币流通量
(1).充当一切商品的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可以购买任何别的商品。《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王莽 乱后,货币杂用布、帛、金、粟。” 宋 苏轼 《关陇游民私铸钱与江淮漕卒为盗之由策》:“后之世赋取无度,货币无法,义穷而诈胜。”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货币者,圣人之所以权衡万物之轻重,而时为之制。”《上海文学》1981年第7期:“货币在紧张地流通,商品在频繁地交换。”
(2).谓钱财。 唐 柳宗元 《段太尉逸事状》:“过 岐 , 朱泚 幸致货币,慎勿纳。” 唐 皮日休 《九夏歌·纳夏》:“自筐及篚,我有货币。”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六:“ 明皇 至 蜀 ,每思 张曲江 则泪下,遣使 韶州 祭之,兼齎货币,以恤其家。”
货币是经济活动中用于交换商品和服务的通用媒介,其核心概念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属性 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具有三大基本职能:
2. 历史演变 ▸ 实物货币(公元前9000年):贝壳、谷物、牲畜等 ▸ 金属铸币(公元前7世纪):中国刀币、古希腊德拉克马银币 ▸ 信用货币(11世纪):北宋交子(最早纸币)、现代法币 ▸ 数字货币(2009年):比特币开启加密货币时代
3. 现代形态
4. 关键特征
现代货币体系通过以下公式维持价值稳定: $$ M times V = P times T $$ (货币供应量×流通速度=价格水平×交易总量)
当前全球货币格局呈现"1+4+X"结构:美元占国际支付43%份额,欧元、英镑、日元、人民币构成第二梯队,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市值超1万亿美元。货币形态正加速向数字化演进,2023年跨境数字货币交易量同比增长230%。
《货币》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一种用作交换媒介的价值符号。它代表着一种特定国家或地区所承认的支付工具,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以及进行经济交易。
《货币》的部首是贝(贝贝力),拆解成四个笔画:竖、提、撇、捺。
《货币》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最早是指贝壳这种作为货币形式的交换媒介。到了秦汉时期,货币的概念逐渐向金属货币转化,如铜钱等。在繁体字中,《货币》被写作「貨幣」。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货币的字形有所不同。商代的甲骨文中,货币通常是用类似于「貝」的象形字表示。到了金文和篆书时期,字形逐渐演变成了现代的「货币」。
1. 他拿着一叠钞票,准备购买一些货币单位为美元的商品。
2. 这个国家的货币对其他国家货币有着很高的汇率。
组词:货币政策、货币供应、货币流通
近义词:金钱、钞票、币制
反义词:商品、实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