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伐国的意思、伐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伐国的解释

征伐别国。《左传·昭公四年》:“召诸侯而来,伐国而克城。”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声色》:“伐国不问仁人,此言何从而至?” 明 刘基 《莒人伐我东鄙》:“伐国而围人之邑与救患而入人邑者,皆王法之所不容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伐国”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通过武力征伐其他国家。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伐”指征伐、攻打,“国”指国家,合起来表示以军事手段侵略或征服其他国家的行为。例如《左传》中“伐国而克城”即描述攻占他国城池的场景。

二、历史用法与古籍例证

  1. 军事征服
    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描述国家间的战争行为,如《汉书·董仲舒传》提到“伐国不问仁人”,强调军事扩张与道德准则的冲突。
  2. 政治合法性讨论
    明代刘基在《莒人伐我东鄙》中批评伐国行为“王法不容”,反映古代对战争合法性的反思。

三、现代语境下的使用

现代主要用于历史研究或文学描述,指代古代国家间的武力冲突,如秦国统一六国等历史事件。需要注意的是,该词带有历史特定性,不用于描述当代国际关系。

四、延伸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历史案例或古籍原文,可参考《左传》《汉书》等文献,或查阅权威词典如沪江在线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伐国》这个词是指"攻打国家"的意思。拆分部首为"木"和"国",总共有8个笔画。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作为战争和征服的概念出现。在繁体字中,该词写作"伐國"。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和今天的写法相似,只是有些细微的变化。以下是一个例句:"他们决定伐国并统一整个地区。"根据需要,可以通过组合成其他词来使用,如"伐木"、"国家"等。虽然没有明确的反义词,但"保护国家"可以被视为与"伐国"相对的概念。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