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言全才。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骠骑让封第二表》:“且麟阁之臣,尚有位不及鉉;全器之侯,犹或任不并台。” 唐 李商隐 《为尚书渤海公举人自代状》:“不狥物以沽名,善推诚而立断,浑若全器,宜乎在庭。”《宋史·岳飞传论》:“ 西汉 而下,若 韩 、 彭 、 絳 、 灌 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 宋 岳飞 者,一代岂多见哉。”
“全器”的汉语词典释义
“全器”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多重内涵,主要可从以下角度阐释:
器物完整无缺
指物品保存完好,无破损或缺失。如《汉语大词典》释义“全器”为“完整之器”,强调器物在物理形态上的完整性。
才能全面的人才
引申为具备多方面才能的人。例如《辞海》提到“全器”可比喻“德才兼备者”,形容人在德行、学识、能力等层面均达到完备状态。
哲学中的完满概念
道家思想中,“全器”与“朴散为器”相对,指未经分割、保持自然本真的状态。《中国哲学大辞典》引用《老子》第二十八章,解析“全器”为“道”的完整体现。
书法术语的特殊含义
在书法理论中,“全器”指用笔与结构达到和谐统一。清代书论《艺舟双楫》曾以“全器”评价作品兼具骨力与气韵。
以上释义综合自《汉语大词典》《辞海》《中国哲学大辞典》等权威辞书,涵盖语言学、哲学、艺术等多领域,体现“全器”一词的丰富语义层次。
“全器”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quán qì,通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具备全面的才能或能力,能够胜任多种任务。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指人或事物拥有全面的才能或能力,能够应对不同领域的挑战,类似于“全才”的表述。例如《宋史·岳飞传论》中评价岳飞为“文武全器”,强调其文武双全的卓越能力。
词义构成
使用语境
多用于赞誉性描述,常见于历史文献或正式场合,如:
近义词与反义词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出处,可参考《宋史》《江淹集》等文献。
百僚报礼避殿减膳兵级不见便昌本晨昏楚颜盗簒打旋子涤宫对席法诫语发梁繁鬣丰墙硗下钩牝海池含辛忍苦禾乃黄童白颠货样绞绡解饿结軨寄迹扃关坎儿井空闺馈飨六朝陆径幔城满愿马下卒枚别蒙魌门尉磨杵作针懦小贫艰骑军取累三七斋色仁行违神藏鬼伏深猷远计嗜进顺旨疏牖送年盘泝然跳去痛改前非丸丸尉官违节现在消伏西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