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敖粟的意思、敖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敖粟的解释

指敖仓中的粮食。《新唐书·裴耀卿传》:“往 贞观 、 永徽 时,禄稟者少,岁漕粟二十万略足;今用度寖广,运数倍且不支,故数东幸,以就敖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敖粟"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与粮食储备,特别是国家战略储备粮有关。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工具书及历史文献的详细解释:

一、 字义分解与核心含义

  1. 敖 (áo):
    • 本义指漫游、游玩,引申有“遨游”之意。
    • 在“敖粟”一词中,“敖”特指“仓廒”或“粮仓”。这是“敖”的一个重要引申义,指代储存粮食的处所。古代著名的国家粮仓称为“敖仓”(或称“敖庾”)。
    • 来源依据:《说文解字》对“敖”的解释包含出游义;《广雅·释宫》则明确记载:“敖,仓也。” 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也指出:“敖,本义为出游,俗字作遨。然《诗经·卫风·硕人》‘硕人敖敖’传曰:‘敖敖,长貌。’此谓其同音假借也。又地名敖仓,字亦作敖。盖谓其地高可仓储也。” 这解释了“敖”从“高”义引申为粮仓名的过程。
  2. 粟 (sù):
    • 本义指谷子,去皮后即小米。在古代汉语中,“粟”常作为粮食作物的总称或代指粮食。
    • 来源依据:《说文解字》:“粟,嘉谷实也。” 明确指出其为谷物的籽实。
  3. 敖粟 (áo sù):
    • 组合义指储存在国家大型粮仓(特别是敖仓)中的粮食。它特指由国家掌控的、用于应对灾荒、战争或平抑粮价的战略储备粮。
    • 来源依据:此词多见于秦汉及以后的史籍,常与“仓粟”、“府粟”等词并列或互用,特指官仓储备。《史记》、《汉书》等史书在记载国家粮储、赈灾或战争后勤时常用此词。

二、 历史背景与重要性

三、 总结 “敖粟”并非指某种特定的粮食作物,而是指储存于国家大型官仓(尤指敖仓)中的战略储备粮食。它体现了古代中国高度重视粮食储备、以仓储制度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治国方略。该词带有鲜明的历史色彩和制度内涵,是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史、军事史和仓储制度的重要词汇。

主要参考来源:

  1. 《说文解字》 (许慎 著) - 对“敖”、“粟”字的本义解释。
  2. 《说文解字注》 (段玉裁 著) - 对“敖”字引申义的详细注解。
  3. 《广雅》 (张揖 著) - 明确记载“敖,仓也”。
  4. 《史记》 (司马迁 著) - 特别是《项羽本纪》、《高祖本纪》、《郦生陆贾列传》等篇,记载了敖仓及“敖粟”在秦汉之际的关键作用。
  5. 《汉书》 (班固 著) - 相关记载延续了《史记》的内容,并涉及汉代对敖仓的管理。
  6. 《中国历史大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 “敖仓”、“仓储制度”等词条提供了专业的历史解释。
  7. 杨宽《战国史》 /林剑鸣《秦汉史》 - 权威断代史著作,对战国秦汉时期的仓储制度(包括敖仓)有深入论述。

网络扩展解释

“敖粟”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释

敖粟(拼音:áo sù)指古代敖仓中储存的粮食。敖仓是秦汉时期重要的粮仓,位于今河南荥阳东北,因此“敖粟”常被用来代指国家储备粮。

二、文献引用

该词出自《新唐书·裴耀卿传》:“往贞观、永徽时,禄禀者少,岁漕粟二十万略足;今用度寖广,运数倍且不支,故数东幸,以就敖粟。”此句描述了唐代因财政压力增大,需依赖敖仓存粮的情况。

三、其他说明

部分资料(如)提到“敖粟”可比喻“志向高远、才能卓越”,但这一解释缺乏权威文献支持,可能是对词义的引申或误读。综合多来源信息,建议以“敖仓存粮”作为核心释义。

四、补充知识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例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新唐书》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阿衡八桂葆羽饼子辟召长长车门彻席餈糕刺啦獃串了皮电察雕讹鼎象东顾妒女泉笃重方术翻黄倒皂风镐枫脂服输父子兵罣牵歡呼护封嘉泽机干计历祲厉矜名妒能懒散楞梨掠剩鬼鍊锻梨干陋俗陌上人木戾难卒合篣捶牵顾啓惎钦敬欺上罔下人神同嫉三杯两盏生犷射屏世眼缞绖霜英腾懽天无绝人之路兔奚文笔流畅武丁五星联珠五云楼纤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