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鼎象的意思、鼎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鼎象的解释

相传 夏禹 时以百物之象铸于鼎,使民知善恶。典出《左传·宣公三年》:“昔 夏 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姦。” 杜预 注:“象所图物,著之於鼎。” 明 唐顺之 《零陵县知县题名记》:“是则其为令也,善而名之也,甚于旂常之载焉;其为令也,恶而名之也,甚于鼎象之铸焉。”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鼎象”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词语,其核心含义与夏禹时期铸造鼎器以教化民众的典故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鼎象(拼音:dǐng xiàng)指夏禹时期将百物的形象铸于鼎上,帮助百姓辨别善恶与吉凶。这一做法通过具象化的图案传递道德观念,使民众能直观理解“神奸”(即善恶)之分。

历史来源

典故出自《左传·宣公三年》:

“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杜预注:“象所图物,著之于鼎。”)

意为夏禹命人绘制远方物象,用九州进贡的金属铸鼎,将百物形象刻于鼎身,以此警示百姓善恶。

作用与意义

  1. 教化功能:通过鼎上图案传递道德准则,引导民众向善避恶。
  2. 象征权威:鼎作为礼器,其铸造也体现了王权与德政的结合。
  3. 文化载体:后世常以“鼎象”代指通过器物传递价值观的传统,如明代唐顺之曾引用此典强调地方官员的教化责任。

补充说明

“鼎象”一词在现代使用较少,更多见于历史文献或学术讨论中,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引申含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鼎象》这个词是指古代鼎的形象。拆分部首和笔画:鼎(金字旁)+ 象(豕字旁),鼎共有11画,象共有11画。来源:《左传·文公十四年》中的一句话:"鼎象大而无当"。繁体:鼎象(无变体)。古时候汉字写法:没有发现特殊的古代汉字写法。例句:"他的成功成就是行业的鼎象。" 组词:古文鼎象。近义词:巨大、庞大、庄严。反义词:微小、渺小、轻盈。

别人正在浏览...

案堵百战百败宝锳比佽陈白尘出世间错意大姆子胆守倒盘奠安点金非谋风言醋语封资修附毛高义瑰蒪汉庭胡说八道壶子践帝绞索骄稚界稻急浚金契抉眸拒违举逸命乐纳级粘稠涅文鬅鬙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谱像迁延稽留脐带骐驎竭旗亭秋学屈信如椽笔神藏鬼伏声学首窜双关丝茧算得汤茗腿勤土芋威戮威如诬扳芜蔓憸薄先猷谢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