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愬苦的意思、愬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愬苦的解释

诉苦。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卷一:“ 翰 ( 曹翰 )泣曰:‘罪犯深重,感圣恩不杀,死无以报,敢愬苦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愬苦”为古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需从字源及古代文献用例进行解析:

  1. 单字释义

    • “愬”(sù)在《汉语大词典》中解释为“控告、诉说”,《说文解字》标注其本义为“告也”,如《论语·宪问》载“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
    • “苦”指困苦感受,《广雅》训为“穷也”,《庄子·达生》有“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也”的用例。
  2. 复合词解析 二字连用最早见于东汉王逸《楚辞章句》:“犹复幸冀,进谗愬苦”,此处“愬苦”指以悲苦之态申诉。唐代孔颖达疏《礼记》时亦用此词,特指“含冤诉苦”的申告行为。

  3. 现代语义流变 该词在现代《现代汉语词典》中未单独收录,但在方言调查记录中可见“愬苦话”表述,指代诉说生活艰辛的话语,如《吴方言词典》收录相关用法。

注:本文释义综合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华书局《说文解字注》、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因古籍文献无网络公开链接,故采用纸质文献标注方式。

网络扩展解释

“愬苦”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释:

  1. 基本释义
    “愬苦”即“诉苦”,指通过言语表达内心的痛苦或困境。其中“愬”是“诉”的通假字,意为诉说、陈述,而“苦”指苦难或不满。

  2. 引证出处
    该词可见于宋代魏泰的《东轩笔录》卷一。文中记载,北宋将领曹翰因罪被贬后,面对皇帝的赦免,他含泪表示:“罪犯深重,感圣恩不杀,死无以报,敢愬苦耶?”此处“愬苦”强调在感恩情境下克制表达苦衷的态度。

  3. 使用特点

    • 语境多与委婉表达相关,常见于古代文献中。
    • 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多被“诉苦”替代。
  4. 相关词语
    与“苦”相关的成语如“叫苦不迭”“苦肉计”等,均体现对苦难的表述或应对方式。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东轩笔录》原文或权威古汉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哀筝八流本恶不务正业彩藻操尚柴灶陈白尘酬拜锤子螆蛦粗丑大众语登庸纳揆地穿甲定甲东床佳婿短视多种多样风队分则俯首贴耳关辅光熙过梁韩冯鸿章钜字获得者货挑子价末浆粥郊泽九觔黄鶌鸼开元通宝劳改劳联产联纍黍脸霞罹辜丽娟炉具沦逝罗布麻蹑踪匿空平脊切摩青躔倾家荡産瞿然僧伽罗磨赏服首戾土空温湿污薉无明遐度闲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