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纍黍的意思、纍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纍黍的解释

1.累列或累积黍粒。古代计量方法之一种。其法列黍以定分、寸、尺等及音乐律管之长度;累黍以定合、升、斗等容积,铢、两、斤等重量。见《汉书·律历志上》《宋史·律历志四》

2.谓数量、差距微小之至。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操舟者日行滩瀨间,巨石森立,矛戟外向,舟触石罅而出,相去纍黍,輒成齏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纍黍(léi shǔ)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形、字源及文化应用两个层面解析:


一、字形与基本释义

  1. 字义分解

    • 纍(累):本义指丝线缠绕、堆积,引申为连续成串、累积之意。《说文解字》释:“纍,缀得理也。一曰大索也。”
    • 黍:指黄米,古代重要的粮食作物,颗粒细小且均匀,常用于度量衡标准。《康熙字典》载:“黍,禾属而黏者也,以大暑而种,故谓之黍。”
    • 合义:以黍米串联或堆积,形容微小事物有序累积的状态。
  2. 读音与词性

    读作léi shǔ,属名词性复合词,多用于描述具体物象或比喻性表达。


二、文化引申与历史应用

  1. 度量衡的基准

    古代以黍米作为长度、重量的最小单位。如《汉书·律历志》记载:“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一为一分。”即以累黍法测定音律管(黄钟)长度,成为度量标准。

  2. 微小事物的象征

    因黍粒细小,“累黍”常喻指极微小的量或细节。如清代文献《日知录》中“不差累黍”,形容精确无误。

  3. 礼仪与祭祀符号

    黍是古代祭祀“五谷”之一,累黍成串或成列,象征丰饶与秩序。《诗经·王风·黍离》中“彼黍离离”,即以黍苗行列喻世事变迁。


参考文献来源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为权威典籍名称;现代释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辞源》等工具书。)

网络扩展解释

“纍黍”是古代中国的一种计量方法,主要通过排列或累积黍粒来制定标准单位,涵盖长度、容积、重量等多个领域。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纍黍”中的“纍”通“累”,意为累积或排列;“黍”指黍粒(黄米)。古代以黍粒为基准,通过固定方式排列或累积黍粒,建立统一的计量系统。

2.具体应用

3.文献出处

这一方法最早见于《汉书·律历志上》,并在《宋史·律历志四》等文献中被沿用,成为中国古代度量衡体系的重要依据。

4.引申含义

唐代以后,“累黍”衍生出“极微小之量”的比喻义,如司空图《成均讽》中“累黍无差”形容精准无误差;清代文献中则引申为“差距微小”或“累积微量”。

注意事项

因搜索结果权威性较低,若需深入研究,建议查阅《汉书》《宋史》原文或权威历史计量研究著作。

别人正在浏览...

百丈须鞭石叉手管尘氛称贤荐能痴魔褚小杯大疵谬傎倒点指调授定音鼓杜浣花恶戾二嫡迩人箇辈更递诂诂蚩蚩郭围花石纲疆陲见仁见智检驭燋种既济公兢惶九牛拉不转吉月镌汰拘逼巨鹿之战开纳揆理度情两部鼓吹聊以自娱骊姬陵制流水簿笼山络野鹿蹄内转疋先里沏迭秋韵饶奢衽左三定三梦剩水残山勝引筮地抒心贪索绦笼脱羁往往问阅夏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