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开元通宝的意思、开元通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开元通宝的解释

亦称“ 开元钱 ”。古钱币名。 唐高祖 武德 四年开始铸造。币面有“开元通宝”四字,俗多回环读作“开通元宝”。为后世铜币以通宝或元宝为名的由来。开元义为开创新纪6*元,非指年号。 南唐 和 闽 以及 太平天囯 也曾铸造“开元通宝”。《旧唐书·食货志上》:“ 武德 四年七月,废五銖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銖四絫,积十六重一两……初,开元钱之文,给事中 欧阳询 制词及书,时称其工。其字含八分及隶体,其词先上后下,次左后右读之。自上及左迴环读之,其义亦通,流俗谓之开通元宝钱。”参阅 宋 王楙 《野客丛书·开元乾元二钱》、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开元钱》。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开元通宝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开元通宝是唐代铸造的一种铜质钱币,在中国货币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以下从汉语词典释义角度,结合历史背景与实物特征进行详细解释:


一、词语本义


二、历史背景

  1. 铸造时间:始铸于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沿用至唐亡,历时近三百年。
  2. 改革核心:废除五铢钱,建立"宝文钱"制度,确立十进制货币体系(1贯=1000文),影响后世千余年。
  3. 钱文意义:由书法家欧阳询题写"开元通宝"四字,采用八分隶书(楷隶),字体端庄,结构严谨,史称"遒劲如铁线"。

三、形制特征


四、文化影响

  1. 货币制度:终结以重量命名的钱币体系,确立"通宝"范式,被宋、元、明、清历代沿用。
  2. 国际流通:作为唐代"国际货币",广泛流通于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推动东亚钱制一体化。
  3. 衡制标准:其重量(4克)成为后世"一钱"衡制的基准,影响中国度量衡体系。

参考文献

  1. 历史记载:《旧唐书·食货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2. 钱币研究: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3. 考古资料:《中国钱币大辞典·唐五代编》(中华书局,2003年)。
  4. 制度研究:杜佑《通典·食货典》(商务印书馆,1935年影印本)。

网络扩展解释

开元通宝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的重要钱币,其含义和历史意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定义与铸造背景

  1. 始铸时间: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开始铸造,废止于唐朝末年,但五代十国时期仍有沿用。
  2. 名称构成:钱面铸有“开元通宝”四字,其中“开元”意为“开创新纪元”,“通宝”即“流通的宝物”,合称象征货币体系革新。

二、词义解析与读法争议

三、历史意义与制度革新

  1. 终结旧制:废除以重量命名的“五铢钱”,确立以“通宝”为名的货币体系,并推行“一两十钱”的十进制单位制,影响中国货币制度近1300年。
  2. 经济作用:促进唐代经济繁荣,成为国际贸易中的硬通货,远播海外。

四、文化与艺术价值

五、后世影响与收藏


如需了解更多版别或具体鉴定细节,可参考高权威性来源如(钱币科普)或(金投网)。

别人正在浏览...

埃壒傲桀兵具朝章国典承天晨昏蒙影冲富出亡词牋打簧表蹈躐讹谬发芽率飞霜六月风力水车广席鬼神河壖话法还可能焕丽华耀回磴魂惊魄落火礮缄锁艰屯交互截瘫静讽金奁金盐虮虱臣苴茅开脱快马子款交论驳没矢陪宴披昌牵子劝募群干髯髩人情日许多时丧音三思僧鞋菊闪荡少间眡事同恶相济头颊讬风五陵气橡皮圈宪纪鞋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