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书格的意思、书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书格的解释

(1).一种文具。书写时用以支臂,使腕不著纸,以防墨污。《南齐书·高逸传·庾易》:“ 安西 长史 袁彖 钦其风,通书致遗。 易 以连理机、竹翘书格报之。”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八:“﹝ 汪宜秋 ﹞《病起》云:‘手战愈增书格弱,目昏翻厌纸窗明。’”

(2).书法的风格。 明 徐树丕 《识小录·李嗣真》:“ 李嗣真 论 右军 书格不同:《乐毅论》、《太史箴》,皆正大有忠臣烈士之象;《誓墓文》、《曹娥碑》,其容憔悴,有孝子顺孙之象。”

(3).供摹写用的范本。因常以方格为界,故名。俗又称仿格。 清 厉鹗 《悼亡姬诗》序:“影搨书格,略有楷法。”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书格是汉语词汇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复合词,其核心释义可从以下四个层面解析:

  1. 器具功能 《汉语大词典》定义书格为"存放书籍的架格",指古代书房中用于分层置书的木质家具,常见于明清文人书房。其形制多采用榫卯结构,格板间距依书籍尺寸定制,兼具实用与装饰性。

  2. 艺术标准 在书法品评体系中,《中国书法术语辞典》将书格引申为"书写法度与品格",如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所述:"作书须得晋人萧散书格",特指作品中体现的格调气韵。

  3. 文献学概念 《文献学概要》记载书格在版本鉴定中专指"古籍版框界行",即古代雕版印刷时用竹刀压出的文字定位线,这种工艺特征成为判断刻本年代的重要依据。

  4. 哲学隐喻 《文心雕龙注》中"书格如人格"的论述,赋予该词道德维度,强调书写活动中体现的创作者精神境界,这种用法在宋代文人题跋中尤为常见。

该词义项演变轨迹清晰呈现了中国文化"器以载道"的传统思维,从具体器物到抽象概念的延伸,反映出汉语词汇多维度表意的特点。

网络扩展解释

“书格”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因语境不同而有差异,主要涵盖以下三类解释:

一、文具类

指古代书写时用于支撑手臂的文具,防止手腕接触纸张导致墨渍污染。这种工具常见于传统书写场景,例如清代袁枚《随园诗话补遗》提到“手战愈增书格弱”,即描述书写时使用书格辅助的体验。


二、书法相关

  1. 书法风格
    指书法作品的格调或艺术特点,如明代徐树丕《识小录》中提到的“书格”即强调书法的独特风格。
  2. 摹写范本
    指带有方格的临摹模板,用于规范字形结构,俗称“仿格”。此类书格通过方格界定字形,帮助学习者掌握书写规范。

三、引申义(较少见)

部分文献中,“书格”被引申为形容文笔高雅、内容精妙的文章或书籍,例如提到其比喻“文采出众”的用法,但此义项多见于文学性描述,应用场景较为狭窄。


补充说明

需注意,“书格”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其含义多保留在古籍或传统书法领域。此外,“书格”也被用作在线古籍图书馆的名称(如Shuge.org),但此为专有名词,与词语本义无关。

别人正在浏览...

安顺龙宫剥桡表闻别籍异居避明材轻德薄唱手创端牀垠地大物博顿躄费口丰端風術氛昏黂缊槀街割截工课行疾如飞晃搭互生胡思乱想兼采缣缃醮水鸡谷季秋鞠礉科发渴马灵旗马头人马挝朦狡内傅逆决郫酿破颜微笑普度众生羌笛愆候钱塘湖春行启銮起攒确音人非木石人身自由荣衰乳萼散更三苏涩剂商谜狮子头四垂悚栗宿福咸肉庄